一个灰衣僧人静静地坐在距离小摊位不远的地方。十月的阳光,眩目的照在他的身上,仿佛在他身上镀了一层闪亮的光。很少会见到僧侣亲自来卖东西,就算有,也是在佛殿前,代为售卖一些香烛之类的物品。那僧人本来在垂眉静静坐着,仿佛感到了念念的注视,不由得抬起眼。
望着他的眼,念念一怔――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清澈的眼睛,一路走来,也拜过不少寺庙,见过不少高僧,可却没有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真的像眼前的这个僧人一般平静,这是经过怎样的风雨才能拥有的宁静?他的年纪也不算年轻了,而身上的灰袍也因为长时间的穿着而清洗得褪了颜色,可这些似乎对于他都并不重要,他的神情就仿佛是刚刚听完佛祖受教般欣喜与宁静,又仿佛刚刚于菩提树下彻悟般坦然与温和,让念念恍恍然就好像看见了佛殿间的那神圣的佛像一般……灰衣僧人笑了,温和地道:“小姑娘有什么事么?”
念念突然感到了自己一直盯着别人瞧的不礼貌,赫然笑道:“对不起,请问……大师,这个墨玉卖么?”僧人盯着念念平放于手上的墨玉,神情间似乎有些异样,但瞬间他又恢复了平静:“我这里的东西一向不卖……”念念心中没由来的一痛,紧紧握着玉佩,仿佛是握住了一件她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一般,见到她露出的表情,僧人又笑道,“这里的每样东西都不是平凡的人所能注意的,而这里的每样东西于某些人眼中都可能是无价的……”念念听得有些糊涂,却也有些明白,她惊喜地道:“您是说……要送给我么,这怎么好意思呢?”僧人淡淡笑道:“我在这里守着,也是在等着,这千年的玉佩是有灵性的,它必然会带着它的主人找到回家的路……小姑娘,难得你是有缘人呀!”念念心中好奇怪,看他的年纪仿佛也只有三十左右,可说话的口气却如此的老气横秋,而念念也在不自觉间会用上了“您”这个尊称。念念琢磨着他话里面的含义,喃喃地道:“什么叫‘带它的主人找到回家的路’呢?那我又算是它的‘主人’么?”僧人不语,此时远处的雨然又在叫她,很急切的样子。念念无奈地看着僧人,希望他能够给自己一些解释。僧人还只是笑:“命由天执,运由心造……有些事情,只要有心,便可成功……”念念疑惑地看着他,他的眼睛过于清澈,所以从他的眼中此时可以清楚地看到淡淡的忧伤,难道他也会有伤心的往事,至今还没有解脱?她不由叹道:“大师……您好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您与寺庙里那些僧人们是不一样的……难道大师也有堪不破的东西……”僧人一怔,双手合什,不再言语。
念念见状,知道他已经不想再同自己讲话,便也识趣的退了两步,小心翼翼地收好玉佩,合什向他一拜,转身便走。走出数步,才听身后僧人淡淡地道:“往西,在榆林附近有个‘镇北台’,小姑娘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看看吧。”
榆林镇北台长城。
过境的寒流让天空阴沉沉的,零星地飘着些雪花。天将黑未黑。
念念独自来到镇北台。这里已经不见白天的热闹,可是就算此时,她的心还是没有平静下来,为白天所发生的一幕而惊讶。由于念念的执意,林雨然与她通过同学父亲的关系,报了当地的一个旅游团,来到了榆林。“镇北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7年,是整个明长城上最大的一座烽火台……”在导游员的讲解中,念念与大家一起登上了镇北台,五层高的烽火台的确很壮观,人们也不禁惊叹着明代长城的雄伟。“小姐,租个望远镜吧,可以看到毛乌素沙漠的风景……”台阶下的小贩见有人来旅游,不由得上前来做生意。“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沙漠么。”林雨然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她真不明白,念念怎么突然会想到这里来玩?寒天冻地,千里迢迢,不会就为了看一个烽火台吧,北京又不是没有!念念不由得笑了:“谁说的,明长城在这里弯延100多公里,有210多座烽火台呢,如果天气好,应该是可以看见易马城的……唉,只可惜现在也还就只有这一座算是保存完整的……”林雨然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的?你不是说你也没来过的么?”
念念也不由得一怔,便笑道:“本姑娘可是中文系的才女,应该算是饱读诗书吧,也许在以前在哪本书中看见过吧。”“导游小姐,请问这块篇上的字是谁写的?”同行在一个团中的一位游客指着台北面的“向明”二字询问着。“是明代的陕西总兵万涂宗所书……”导游解释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月光(大陆)
朱朝夕
叶念念
穿越时空
生死相随
层层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