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我马上去换衣裳,小姐你大人大量,一诺千金,你可不能翻脸爽约啊!」语声甫落,她就像火烧屁股的小母鸡,骨碌碌的跑出了内室,急著更衣改装去也!
曲琬萝巧笑嫣然的连连摇头,原来这个顽皮精怪的丫头片子这么馋嘴,看来,美酒佳肴,确实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难怪,孔老夫子会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她慧黠的眨眨眼,没想到她这个老是屈居下风的女主人,会藉此找到牵制丫头的秘诀,她若不好好运用,岂不白读了礼记,又白白辜负了孔老夫子的先机卓见。
☆
梦梁楼不愧是远近驰名的餐馆酒楼。
三层楼高,最顶层并不是一般寻常所见的飞檐斜壁,而是平坦向天;里头陈列著张张桌椅,而且还有伞盖张著。
这伞的妙处可大,挡风遮雨防日抗雪一应俱用。
平常不落雪下雨,这顶天的茶楼可是座无虚席的,人人排队抢著上来品茶、观景、闲谈,视野辽阔不说,再加上茶香萦绕,点心爽口,那滋味可赛比神仙。
一楼、二楼的建筑虽比顶楼精致考究,但终究差那么一点气氛,所以,若有选择的机会,大伙儿都喜欢往顶楼坐。
曲琬萝主仆芳驾光临时,顶楼、二楼早就客满为患了,即使是一楼也是坐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靠前门的一隅还有位置。
为当老饕一饱口福,曲琬萝只有勉强和筝儿窝在墙角品尝美食罗!
但见店小二忙里忙外,端茶送菜,像无头苍蝇似的来往穿梭,汗水淋淋。
枯坐了约莫一刻钟,叫化鸡和西湖醋鱼率先上桌。
这叫化鸡可说是江浙堪称一绝的名菜,此菜乃选用绍兴、萧山一带的越鸡,除去内脏,填入绍酒、生姜、葱等佐料,外面用猪网油、荷叶箬壳分层包里,用绳扎紧,再涂上用绍兴酒脚与盐水调和的酒坛泥,置文火中煨烤三、四小时而成。打开时便食,香气四溢;鸡肉白净,酥不黏骨,食不嵌齿。
为何称为叫化鸡,顾名思义,乃由叫化子发明而得之。传说古时(年代已不可考)有个乞丐,为救患病的同伴,寻来一只鸡,因无炊具,只得将鸡放血后,用绳子扎紧,涂上黄泥,就在火堆中煨烤。不料煨好后,鸡毛随泥团脱落,鸡肉特别香美。以后传人民间,不断改进,便成为酒宴上的一道名菜。
至于那道鲜美,令人望之食指大动的西湖醋鱼,也是个颇有来源的一道名菜。
传说,古代西湖畔有姓宋的一对兄弟,哥哥已经成家,以打鱼为生,供弟弟念书。
一日,贤淑美丽的嫂嫂受到当地恶霸调戏,宋家大哥上门评理,却被恶霸乱拳打死了。宋家嫂子告状无门,便勉励小叔赴京求取功名后再为兄长报仇。
临行前,她烧了一碗鱼,加糖加醋后,味道奇美。她对小叔说:「这鱼中的甜是祝您高中皇榜,酸是望您当了官,勿忘百姓的辛酸。」后来,弟弟得官并为兄长报了仇,但却不见嫂子去向。
一日,同僚设宴相邀,弟弟见席上有一道菜正是「醋溜鱼」,便追根究柢。原来烩制这「醋溜鱼」的厨娘正是宋嫂。于是,宋弟辞了官与嫂子同操旧业。自此「醋溜鱼」便随著这则故事广为流传,成为道地的传统名菜。
而目前在餐馆酒楼所吃的西湖醋鱼,乃是选用体态适中的鲩鱼(草鱼),先在清水中养一段时间,不喂食。洗净活杀后,入沸水汆熟,然后淋上糖酸芡汁,稍烹出锅后,色、香、味俱全,鱼肉鲜嫩,仿如蟹肉。
望著这两道活色生香的佳肴,筝儿尽管嘴里直冒口水,但她还没敢忘记自己的身分,只见她握著牙箸,目不斜视地望著温吞得急死人的曲琬萝,痴痴等候她大小姐开动挟菜。
偏偏,曲琬萝却视若无睹,慢吞吞地卷起衣袖,喝了口龙井,又拿出锦帕擦嘴,吊足了筝儿的胃口。
就在筝儿的口水快泛滥成灾之际,她才笑意粲然的举起牙箸,朝猛咽口水的筝儿眨眨眼,调笑道:
「好了,别一副饿死鬼的馋相,小……呃公子我今天大发慈悲,准你拿下主尊奴卑的仪规,任你想怎么吃就吃,不必有所忌讳!」
筝儿半信半疑的蠕动著嘴巴,「真的?小……不,公子,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我还煮的哩!反正你这丫……书僮也不是个温驯有礼的下属,多这么一回,我也见怪不怪了。」曲琬萝半真半假的消遣道,她见筝儿仍握著箸,一脸迟疑的神态,不禁撇撇唇,笑骂著,「谁点了你的穴了?你再这么故作矫情,本小……公子我可要叫店小二收菜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宋思樵
狄云栖(任逍遥)
曲琬萝
王侯将相
英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