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当家(下)(6)

2025-10-06 评论


她开始怀疑自己穿越时空来到胡顺官的身边,到底是改变了历史,还是促成了后来的历史记载?

无论如何,先拖着胡顺官离开左宗棠再说,这位爱砍人脑袋的大帅可不是好惹的。

“左大帅,我们有很多朋友在杭州城里,也不知历经战火他们可都安然无恙,我们急着去探望他们。待有机会,由我们做东请您赏脸喝酒。”

也不管左宗棠答应不答应,阿四拉着胡顺官就走。

她还真了解他的心思,他正惦记着留守杭州城的街坊,还有他阜康钱庄的那些伙计们呢!

两人离开大帅军帐,转到城内,放眼望去,竟是满目萧条。

眼前一片惨状——

原本八十余万人口的杭州城,如今仅存七万余人。大难之后,尸横遍地无人掩埋,无数伤员躺在地上、靠在街边,满城皆是哀号。

那种痛入骨髓的叫喊如针般扎在胡顺官的心上,自杭州城被围困,百姓们就蜂拥到钱庄挤兑。

银子都被胡顺官带出城买粮了,钱庄哪里还有什么剩余钱?见不到银子的百姓急了、乱了、疯狂了,他们殴打钱庄里的伙计,把个钱庄砸得稀巴烂。

在太平军尚未破城之前,阜康钱庄就已毁于一旦。

胡顺官眼见着从前在他钱庄里干得热火朝天的伙计、跑街,现如今死得死、残得残。一股热流哗地涌进了眼眶,他背过身,在阿四看不见的地方揉了揉眼睛,转过身时又摆出一副打不倒的模样。

她都看见了,这个男人的一悲一恼,一苦一忧,她全都看在了眼底。可她什么也没说,女人适时的沉默是对一个男人最好的安慰。

她愿意给他——他想要的慰藉。

可是,他的劫难,杭州城的劫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些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若再不处理,瘟疫很快便会横行。”她是以一个现代人的医学常识来判断的。

每次大灾大难过后必然爆发大规模瘟疫,那时死的人往往比战争时更多。

战争就是战争,无关乎正义与否,那岂是残酷二字了得。

“胡顺官,别发呆了,咱们现在有很多事要忙,你要跟我一起来吗?”有事做,人比较容易忘记忧伤,而且这都是救人性命的大事。

胡顺官振作起来,回头望向她:“我们要做什么?”

“收尸。”胡顺官领着从战火中活下来的阜康伙计照着阿四的话,将街上的尸体掩埋,将病倒街头的人送去医馆医治,并且在街头巷尾撒上生石灰用来消毒。

可即便如此,大规模的瘟疫还是全面爆发了。

医馆里人满为患,最后连大夫也病了。胡顺官向左宗棠求救,可左大帅忙于前方战事,哪里肯派出士兵将勇来收拾杭州城内的残局?军医更是一个也不曾拨来城中。

没奈何,胡顺官拿出卖了那五万石粮草的钱,花大价钱从安徽请了黄山那边有名望的大夫来阜康救治生病的钱庄伙计。

一开始,他只是不忍心看着从前帮他打拼江山,战火中帮他守着阜康的伙计们再因瘟疫离他而去。可不断地有生病的乡亲找上门来,哭着跪着求他救命。

特别是那些生病的孩童,他们好不容易从战火里捡回一条命。忍过了饥饿,逃过了战争,却又遇上了瘟疫。孩子们早已瘦得没了人形,巴掌大的小脸上两个大大的眼珠黑漆漆地瞪着他,瞪得他心都酸了。

那些孩子的爹娘很多都已或饿死或病死或战死,没了依靠的孩子们除了望着他,只能等死。胡顺官再不忍心连孩子们最后一点希望也不给,遂请了大夫给孩子们看病,连带着送药送米,最后他那双大手不自觉地就拿出钱塞进了孩子们的小手中。

杭州城里处处喊他“胡大善人”,可他这位胡大善人手边也没多少银两了,眼看善事也即将到头。

他正愁着接下来该怎么办,阿四拎着一大包金子放到了他的跟前,差不多有几百两之多。

她放下金子后不停地甩着手臂,嘴里还嚷嚷着:“累死了,累死了,没想到拎金子也能拎得这么累。”

胡顺官茫然地盯着她,“这兵荒马乱的,你上哪儿弄了这么些金子来?”

“我埋在小院里的。”自打言有意搬走后,她那座小院就空置了许久,看着破败极了。当初她离开杭州之前,将这几年在漕帮当大管家赚来的钱全都换成了金子埋在后院地里了。

这大清年间不比现代,没有信用卡、没有存折、没有提款机,拎着几十斤的金子、银子跑来跑去既麻烦也累死人了。她索性把全部家当埋进看上去有点像鬼屋的小院里,这不,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了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于佳 胡顺官(胡雪岩) 阿四(四小姐) 穿越时空 商海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