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浮生(9)

2025-10-06 评论


“哦?”紫苏有些许的意外。

柳善行接着说:“不过也难怪,我家上几代都是书香世家,还曾出过一个医术精湛的先人,可是到了祖父那一辈渐渐败落,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是靠着仅有的两亩地的地税勉强度日。在我三岁的那年,父亲救助了一个落难的书生,还尽力资助他上京赴考,临出发前定下了儿女的亲事,说将来如果他生有女儿就许给我为妻。一年前,家乡云乡里闹了场大水灾,那两亩地也淹坏了,父亲听说姓朱的书生真的得以高中,还做了御史,而且真的得了一位千金,就抱着这惟一的希望,带着娘和我进京提亲……”

说到这里他自嘲地摇头一笑,“结果……”他稍一停顿,抬头看着紫苏,那双动人的,如清泉般的眼睛流露出一种不能言明的伤感。对于这种伤感,紫苏是熟悉的,那是一种被挫伤了自尊的伤感、一种受贱视的忧郁。

“结果朱御史悔婚了?”

柳善行点点头,顺着这个动作把视线移到手中的医书上,毫无目的地翻着书页。

“我爹心中不忿,要和他争论,人家就把我们赶出来了,接着我爹就气病了。”

“哦……”紫苏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因为迫于生活,所以柳善行就只有卖身三年在相府为奴,而他父亲却不能谅解他的无奈?如果能有别的选择谁愿意为人奴婢?自由、名位、富贵是人人梦想之物,可是这些东西又真的能换来心灵上的快慰吗?她轻叹一声,惹来他的注目。

“……紫苏?”

“对不起,我失态了。”收回飘远的思绪,看着面前的少年,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东西都不一样,他心里最渴望得到的,又或者应该说他所想要过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呢?莫名地,紫苏很想知道。无意中瞥到他手上一直拿着的医书《柳氏传方》,她突然记起他曾经对祁总管表示过他对医学、药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你刚刚是在钻研医学?”

“谈不上是钻研,我只是感兴趣,闲来多看看而已,我爹常怨我没有什么才华,只肯在这些家传古书里下工夫,却没有才能去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他也感到无奈似的摇头自嘲。

“不是每一个男人都应该去考取什么功名吧,如果真能悬壶济世,成为一代出色的医者,也能光耀祖先,否则,这个世界上全是当官的,没有大夫,没有铁匠,甚至没有菜贩,那还成一个大千世界吗?”说到最后,紫苏带些许少见的俏皮。

柳善行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突然觉得紫苏不仅善体人意,竟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温柔中见俏皮的紫苏比平时总是淡淡的她更为动人。

“呵呵呵……”

“难道不是吗?李白也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管是大材小材都是这个世界所不可缺少的。”

“是啊,你说得有道理。有了你的这番鼓励,我更要努力争取将来成为一个好大夫。”压抑怨愁的气氛一扫而空,两个人相对,都打心底里笑了出来。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还真以为你是相府的小姐呢。”

“哪能呢,一个相府的小姐是不能轻易走出闺阁的,我只是夫人收留的丫鬟。”她站起来缓步走到木门边,抬头看着高挂在空中那轮皎洁动人的明月,快要到中秋节了。

“那也是一个中秋节,爹去世了,大娘把所有小妾生的孩子都赶出了家门,那年我七岁,相国夫人恰好到庙里烧香,收留了我,很幸运,是不是?”

不知道为何,这应该是幸运的事情,柳善行却回答不了那个简单的“是”字,暗地感觉到,紫苏心底其实并不认为这是件幸运的事情。紫苏也不在意他回答与否,径直走到院子中间仰望着那个圆圆的月亮,任由银白的月光撒了她一身。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流银倾照的月光沐浴之下,轻声吟唱出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词,何曾有过如此轻松愉快的心情?即使与人提及被尹家驱赶出家门,流浪在外的往事,也没有丝毫不悦的情绪。也许,柳善行真的是一个知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梦琪 柳善行(西皓佑祺) (尹)紫苏 宫廷恩怨 情深不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