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飞霞一听逼死人,心中立刻萌生了退缩之意。
蒙古公主以诉苦的口吻继续道:“本来没什么,但诚王爷将事情闹大了,上报给万岁,结果事情就严重了,万岁开始重视这方面的事,为了民心,说要严惩犯下罪行的人,首先就要杀鸡儆猴,判家里几位牵涉此案件的长辈重刑,家中因此乱成一团。”
“我不晓得。”听到她家诚王在这件事上的作用,董飞霞的脸色一变再变。
董家有权有势却不曾欺压良民,从小她的双亲就教导她知书达礼、尊重他人,所以刘家犯下的错事她并不认可,还真不想插手。
“其实顺尧的几个朋友家也出了事,都是诚王扯出来的,这些事情可大小,能否请王妃说些好话让诚王高抬贵手,放宽容些?”
董飞霞看着公主眼中净是恳求之色,想拒绝又开不了口。“国有国法,这些事,诚王也未必做得了主。”
“不,听说万岁全权交给诚王处理了。”
“……我不能请他放宽处理,毕竟他也要对受害的百姓负责,但是我会劝他法外留情,至于他会不会听我的,我不能保证。”董飞霞心情矛盾,很后悔见了公主,可她的教养不容许她得罪外人,只能违背自己的心意,答应了给予援助。
“您肯帮忙就好了,王爷一定会听您的;顺尧说,王爷之所以会扯出这些事,都是因为他和朋友在谈论您时说了些不好听的话,正巧被王爷听见了。”
董飞霞张口结舌,有点不敢相信,心绪为此混乱。
“您有这分雅量,不计较顺尧和他朋友们的失言,真是太了不起了,怪不得王爷那么爱您。”
董飞霞差点被公主夸张的言词给逗笑了──她和应治之间的纠缠连她自己都理不清,旁人凭什么认定应治爱她爱到完全任她左右?
“顺尧其实也很关心您,他不方便来……”蒙古公主笑着说起丈夫的事,彷佛她的言行代表了刘顺尧本人的心思。
公主边说边观察董飞霞的神色,带着审视的眼光,像是要从董飞霞脸上找出一个答案──证实她是否还依恋刘顺尧?
那个男人是别人的丈夫,完全属于眼前的女子,这么想着,董飞霞经讶的发现自己一点也不难过。“我过得很好,比在刘家好,代我向两老问候一句。”
她无意再与公主闲聊,委婉下了逐客令。
她察觉得出公主不喜欢她,不管对方笑得多温暖,也掩盖不住眼底刺人的光芒,董飞霞不想虚情假意、浪费力气。
送走蒙古公主,她像是摆脱了天大的麻烦般,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彷佛彻底走出困境,心上的结在不知不觉间已完全解开了。
直到现在她才发现,那段恩怨情缠,她终于毫不遗憾的放下了。
刘家如何,他们夫妻怎么了,她都不在意了;那些人,他们的事,完全与她无关了,董飞霞忽然高兴得想哭。
直到现在她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那是她的心不再被束缚,不用再为了不疼爱她的人而动摇。
也许她该感谢应治的,当初若非他出手,也许今天她仍在刘家目睹丈夫与别人相爱,还要强忍泪水,在众人面前笑出来。
虽然离开时有痛苦,万分艰难,但她熬过去了,如今雨过天青。
她终于懂得什么是放下,以及放下后的收获……
开心不已的董飞霞没来由的想和别人分享此刻的愉悦,而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应治。
他的傲慢、他的挑剔、他的啰唆、他的不讲理是那么惹人嫌,却在她最悲伤的日子里,用这些糟糕得足以让她忘记悲伤的缺点,陪伴她度过最艰难的时光,慢慢的他取代刘顺尧的一切,占据了她的生活。
现在,她从刘家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了,下一步就是要摆脱应治的阴影,她已不会想着要离开他,她要学着对付他。
遇到任何事都不会闪避的应治,让她学会了不退缩,这些成长她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来好好对付他家王爷。
董飞霞的嘴角上扬,笑靥柔美,犹如一朵受到晴光爱抚、微雨滋润的鲜花,骄艳怒放。
“喜贵。”她召唤下人。
“王妃有什么吩咐?”
“去看看厨房里有什么王爷喜欢吃的东西,交代厨子,今天我来做饭,他们不用动手。”
喜贵愣愣的领命而去。
董飞霞心情舒畅的走出门,心里开始数着应治回家的时间,她真想马上就见到他。应治解决了政务,一如既往的哪也不去,直接回到王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夏衣
应治
董飞霞
误打误撞
婚后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