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此际,裴兴武竟是取出腰间铁箫,背对住她,抵着唇,径自吹奏而出。
秋风林道,景意萧瑟,如今箫声再添清曲,更教幽情勃逸。
在如此的氛围里,殷落霞费劲儿召回的思绪再也克制不住了,纷纷挣脱掌握,一股脑儿地朝男子那俊拔还带孤傲的身影飞绕而去,随着他长指的按捺与逸出薄唇的气劲,在清美的曲韵中起伏、浮沉、沉醉……
如以冰炭置我肠啊……
男人的箫声如此,男人的一举一动亦是如此,全教冷情冷性的她起了奇异的波动,一会儿高昂、一会儿沉落,上一刻还恼着他多管闲事,下一瞬间却不由自主地推敲起他的心思。
他究竟有何能耐?竟教她莫名地意念暗悬。
而她又是怎地一回事?竟如此迷惑、游移、神魂不定。
这全没道理。
毫无脉络可循。
为什么……
为什么……
莫非她对他……生了某种企图?
为什么……
「殷姑娘。」
箫音不知何时已落,余韵却仍在殷落霞脑中荡漾。
坐在草地上,她怔望着裴兴武掉转过身,那薄而有型的唇微掀,似在说话。
「殷姑娘。」那薄且分明的唇再唤,嗓若箫韵。
她并未回应,只一瞬也不瞬地看着他步近,那逆着光、居高临下俯视她的男性轮廓有些儿幽暗,一双深目却是神俊。
她凤眸下意识轻瞇,瞥见他峻唇又动。
「在下实则有一事相求。」
一事……相求?她思绪尚陷在自个儿的迷魂阵中、动得好慢,因此仍未对他出声回应,只眨了眨眸。
裴兴武手握铁箫,目光专注,沉吟一瞬后,终是道:「妳藏在袖里的雪山『七色蓟』,可否过让予我?」
什么……
他说了什么……殷落霞清容一怔,然后,浮上了迷惘颜色。
她瞅着他,唇瓣淡启,仿佛有什么想不通透。
七色蓟……他说……他说……
七色蓟?!
下一刻,她倒抽了口寒气,轻瞇的双目终是瞠圆起来。原来,她的直觉仍是对的。
那男子一开始的意图便不单纯。
他道,是受了义兄所托前来寻她,这话说得却不完整,教她以为义兄对她此次的逾期未归大大的放心不下,果真大费周章相请了「南岳天龙堂」出马,沿着两湖往蜀地寻来。
一时间,竟觉得荒谬好笑。真正打她袖中那朵「七色蓟」主意的,不是「洞庭湖三帮四会」那些浑人,亦非其他下三流的江贼河寇,而是他这位堂堂名门正派里的人物。
「你当真识得我义兄年宗腾?」稳下心中波澜,殷落霞费了番劲儿才找回自个儿的声音。
她脸容罩在一层淡白的沉静里,有某种情愫在瞬间被硬生生地拉扯住了,而犹在方寸间萦回的清箫余韵陡地变调,一转为嘲弄。
裴兴武颔首,目光未离她的凝颜。
「年兄与我确实相识已久,这一点未敢欺瞒姑娘。」
殷落霞眉眼敛下,一袖轻抵胸前,仿佛这么做便能抑住心窝处似有若无的诡异不适。深吸了口气,她又道:「你最好现下把一切全坦白了。」
似乎除此为之,已寻不出更好的法子。裴兴武心中不禁一叹。
这姑娘性情奇清,虽相处时候甚短,他大致也捉摸得出她固执、倔强、吃软不吃硬的脾性,一旦先入为主地认定了什么,便难以更变。
他与她非亲非故亦无交情,有事相求,又是极其为难人家的事,一直斟酌着该如何道出才不显突兀无礼,思量再三,却拖得此刻才启口,心中对她亦是十分地过意不去。
他面容清癯且诚挚,忧郁神色在眉宇间浮泛,清清嗓音,道:「原该早些将事情一五一十禀告,又怕太过突然,要冒犯了姑娘。事实上,在二十多日前,在下已带着本门小师妹前去武汉,一方面是要拜会年兄,另一方面则是想请殷姑娘治病。」
闻言,殷落霞不由得抬起眼睫,凤眸申明显的质疑教裴兴武苦苦一笑。
「需求医的并非在下,而是我小师妹。」略顿,掀唇又道:「小师妹是我师父、师娘唯一的骨血,早年,师父在江湖上行走,直至不惑之年,师娘才为他老人家诞下一个女娃儿,自是疼若掌上明珠。但后来因一次严重的江湖恩怨,对头暗地寻上门来,更在道上打埋伏,混乱间,造成当时年仅八岁的小师妹胸口中了恶人掌风,险些丧命。」
见那秀容听得专注,他淡然牵唇,眉峰略拧,又道:「那时靠着师父和几位师兄轮流以真气灌注,才勉强保住小师妹一命,虽是如此,可往后十年岁月,她身子动不动便疼痛难耐,有时胸口剧痛,一口气提不上来,晕厥过去便得七、八日才能转醒。」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恩那
裴兴武
殷落霞
暧昧情愫
江湖风云
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