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无法回答,他也是个孩子,如何能得知自己离开了家乡之后难以回归的宿命。
男人总算讲妥价钱,把两个孩子和自己肥胖的身躯挤进了狭小的车篷里。兄弟俩被推搡在一块儿,得以继续小声地交谈。男人显然没有心思注意两个小家伙的言论,他歪着脑袋半阖着眼似睡非睡。车走动了,人力车夫佝偻着背,精瘦的双腿一前一后地迈着小步跑在热尘滚滚的马路上,在汽车行人大街小巷中缓慢地穿梭着。
车一颠一颠,摇摇晃晃,奇特的建筑在身边慢慢地退后,风景越来越陌生,街上的行人商店摆设等等皆有着让兄弟俩心慌的异样,他们的眼都倦了,思想也倦了,不想去猜自己会去哪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走什么样的路。
五个铜板的车钱决定什么样的人生,他们怎么能搞清到底有多重要。这个年代的贫苦孤儿太多了,他们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捏弄着,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然而,谁又能在这样的时代里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车渐行渐远,码头不见了,江面也不见了,带他们来的船也不见了,只有前方弯转变换的狭小路面。
恍若蓦然失去了什么,回头伸颈观望的弟弟终于哭了出来,小小的牙齿紧咬住自己的嘴唇,克制会引来麻烦的哭声,大把的泪水冲下脸蛋迷糊了眼前的风景,他仿佛看见娘美丽的身影停滞在不远处的路上,四周飘飞起黄黄的纸钱逐渐淹没了她的身影。
“娘——”
男孩大声地叫,小手徒劳地向逝去的景物伸去……
车终于行远,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幕和码头离别的情景并不特别,却在多年后依旧萦绕于两兄弟的梦里。江水的腥臭,拥挤的船只,五光十色的人流,人力车“吱吱”的吟唱,还有那默默隐去娘亲的脸。冯公馆。
几辆豪华的黑色洋车把庭院里的幽深寂静搅碎了,它们在佣人的引领下鱼贯开进了冯府大院。
“冯太太哟——”
车门陆续打开,下来数位珠光宝气的女人,她们浓妆艳抹,头上堆着高高的云卷,身上着的是最时新花样的精缎制旗袍,足上蹬的是舶来的真皮高跟鞋,浑身贵气地领着自己贴身的丫头边叫边走近候在门前笑容可掬的冯太太。冯太太也同差不离的装束,像时下所有持着身份的夫人一样装束,出身书香门弟的她就多些温和的儒气和稳重。
“算来才几天没见,就见你年轻多了。道是人逢喜事爽,真真切切地印在你身上啦!”白洋装的年轻太太亲热地上前半拥着冯太太,伶牙俐齿说上了。
“是啊是啊!”其他女人笑嘻嘻地应合着,一同走进冯家气派的客厅。
“哪里的事啊,王太太就是会说话,”冯太太喜气洋洋,挽着王太太的手臂招呼着众女,“大家不是常聚得这么齐的,说是为了看看我归国的小儿,其实不就是想招众姐妹一起乐乐的借口嘛。”
众女都笑了,纷纷散开坐于沙发上,冯太太叫佣人摆上水果糕点和茶水,打扇的打扇,递汗巾的递汗巾,厅里欢声笑语热闹起来。
“李妈,去叫少爷过来,早叫他在这儿候着,一会儿人就跑了。”冯太太转头对旁边正伺候着摆茶水的老妈子吩咐道。
李妈应着,连忙走上楼去。
“冯太太,小少爷离开好几年了吧?现在回来应是个大公子了,模样我们现在是不知,就你和冯先生的架式准是个一表人材。”微胖的张太太微呷了一口茶,明对冯太太奉承着,眼却望着四周的女人,女人们当然赞同“是啊是啊”地点头不止。
“哟,瞧你们一整个学上王太太的样了,说话像抹蜜似的。”冯太太娇笑着,“阿宣小时候的样子你们有几位是看过的,现在啊再好也是那个样了,不能上天入地的料啊!”
“哪里啊,冯太太就是会谦虚,谁人不知冯家的少爷啊,前些个我家的老爷还在教训家里那个不争气的,说他有半点能耐和冯少爷比啊,也早把他弄出国去混个什么士出来,什么大路都走得通啦!”
“就是说嘛,我家那个缺少脑筋的,昨天还泡在东乡里,真把我气得……哼!”小个子的季太太捏着绸帕捂着胸口一幅气恼的娇怒样,旁边的小丫头连忙递上茶。
冯太太正想说些什么,却听得楼梯上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调眸一睇,今天的主角,就是她的留洋归国的小儿子着一身洋装帅气地跑下楼。
“哎呀,你就不能慢慢地走嘛,在众阿姨面前要知道个分寸。”冯太太对儿子半掺骄傲半掺爱怜地埋怨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夸 阿诚 冯宣仁 阅读指数:最新章节: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