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澜池(59)

2025-10-07 评论


我为之一凛,却终觉无话可说,长长叹息。

……

过了很久,二哥轻声说:“阿泠三日后下葬。”

胸中刺痛,我慢慢落下泪来。

我听见二哥的声音凄寂渺茫得如同亭外夜雨:“她不是爹的女儿,她自己早已知道。”

恍惚间我明白了什么,这发现让我心痛心惊。

“二哥,”我问他,“那时……你对她说了些什么?”

二哥嘴角轻轻一颤:

“我对她说,我全都知道,并且,我和她一样。”他失神一笑:“我只希望在她死前可以让她快乐一些。”

我们于是不再说话。

雨夜里草香幽微,雨声绵绵无尽。似是很多人荒废沥尽的心血,由谁暗中藏了,此时一点一滴,拿来人听。我在茫茫的雨声里,忆起四姐姐清丽绝伦的脸,和她哀伤而迅忽的一生。

一时花开——

一时花谢——

……

大夫人在这年冬天死在她被幽禁的春深馆内。几个阁中姊妹在老夫人的安排下陆续出嫁。不久老夫人也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初夏离开人间。

奚秀园中的秋千板已生满青苔,有一天我轻轻擦净,独自荡起。我荡得那么高,我看见墙内重檐墙外人间在我的眼中飘起跌落。

来往俱自空尘,寂寞如此这般。

秋天来时竹华尚绿,帘影外有箫声吹冷日色。

那一日我打开后窗,看见吹箫的二哥正独自坐在凉亭。我走出门去,默默立于他身旁。

一曲既终,他放下长箫。

“你终于要走了?”他缓缓问我。

我不能够回答。

他轻轻叹了口气,抬起头,仰望长空。

那时风微云渺,天色幽蓝纯寂。我听见他低声说:“阿湄,你何其忍心。”

忽然间我泪如雨下。

我知道我走以后,二哥将会如何孤单。

然而即便有我,他的孤单也是一样。

从他当上慕容门主的那一天起,他的一生已注定如此。

再无人可以帮他。

……

我离开时是秋天。

废园里开满蓝色的野花。就象很多年前当我初见二哥,遍地蓝花纯净照眼。

那天早上二哥因事外出。我故意选在那天离开,因为我不想与他告别。

当夜我投宿客栈,解开包裹时却从里面落下一个油纸小包。

打开来,里面是厚厚一叠图纸。细看竟是每处州府的地图,张张手绘,极尽精美,注解更是不厌其详。

我双手颤抖,翻至最后一张,只见那些舒雅秀致的字迹仿佛仍墨痕未干:

“山河万里,斯人茫茫,不可不有备而去。予参阅数版州郡图志手绘而成图谱,尽其详,望有所稗益。拗误之处谅必难免,自参酌之。”

“此行只身远涉,唯愿心意得偿,效彼于飞,则兄怀有慰;然或风霜可虑,倦于漂泊,则芜园湄居当自无恙,静待尔归。

“时值秋雨,夜阑孤灯。鸿雁不来,子之远行……为之一叹。兄澜临别草字。”

我怔怔凝视,不觉间已潸然泪下。

……

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

某一个早上,我走回了幼时居住过的村落。

我请人将妈妈的坟墓掘开,把叔叔的骨灰安放进去。一切安排妥当之时,大雪纷扬而下。

我在他们的墓前守了一晚,然后我静静离开。

经过村东,便经过了我们从前住过的房屋。屋舍依然旧观,只是已换了主人。我不由驻足。

我看见院中的水缸,缸前那块垫脚的石头居然仍在。我记起很多年前当我站在那里探身去舀缸中的水,身后忽然叩响,扶篱望我的叔叔多么年轻。我看见院中的柴堆,我曾坐在那里为了妈妈的病无声哭泣,那时曾有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抱起,带我去了野外,野地里开放着各色的牵牛……还有东墙下的紫藤架,冬季只留下一架枯枝,积了一满棚的雪,却永远也不会再有人坐在那里,吹出的曲子凄凉动听…

……房中有人出来,是个五六岁的大头孩子,他远远站着,好奇地看我,却不说话。

我向他笑笑,泪水缓缓流下。

他忽然便怕了,回头向屋内拼命地叫娘。一个中年妇人出来院中,疑惑地问我:“姑娘……你找谁?”

我向她摇一摇头,静静离开。

我知道我已无法开口。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二哥画的那些地图,已被我做了很多标记。在北方一带我花费了三年,却没有找到池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蓝莲花 池枫 池杨 慕容澜 慕容湄 慕容宁 爱恨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