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的手,带着温热抚上作痛的胸口。董贤咬牙,再痛也不露一点声音。颊上忽被淋到几颗液体,董贤知道嫂娘潸然落泪,忙坐起身,拉住董玉兰道:「嫂娘,是我不好。」
「告诉嫂娘,王莽逼你做了哪些事?」
董贤低头不语。
「跪下!」嫂娘的声音虽轻却是不容置疑。
董贤抿唇跪地,追忆起小时候,当他犯了错误时,嫂娘也会让他跪下。
「事到如今,你还要瞒着嫂娘吗……」话未说完,董玉兰又咳嗽起来。
「嫂娘。」董贤挽住她的手。即使有灵芝控制毒性,嫂娘的身子还是不行了,方才在王莽房间,她吐出的一口血已呈暗红色。内心挣扎不已,望着董玉兰急切的目光,董贤无所遁形,低声说:「王莽令我潜入各州藩王处,打探他们在当地拥兵拥田的数量,回京后,再以『圈地隐兵』之罪参奏皇上。」
「表面看似削藩平乱,实质上是集他人之力,扩充自己阵容。这几年,他削藩卓有成效,外戚势力已变成他一人的中央集权。」董贤刻意往大套路讲,回避开自己如何探得拥兵拥田数字。这其中所受的凌辱,遭受的玩弄,都不能向嫂娘道出。
董玉兰叹气问:「他派你去欣殿下身边,是否有意要将他绊倒?」
「这正是他最初的计画。」
「听闻刘欣还未册封,就已入住历代太子所住的御阳宫。莫非……」
不能大声张扬,董贤只好略略点头。
董玉兰身子一颤,忙问:「王莽专除刘氏族人,用意是要谋朝篡位?」
「他早已对大汉王位虎视眈眈,处心积虑就是为等有朝一日,可以改朝换代。」
嫂娘久久没有说话,董贤不安地抬起头,不料迎面就吃了一巴掌。这一掌,搧得很轻,嫂娘从没用力打过他。
可却让董贤落下泪来,一颗一颗,沿颊滑下,像个孩子般不住抽噎。他哭,不是因为嫂娘打了他,而是因为董玉兰早已泪眼模糊。她哽咽道:「你可还记得,你兄长临终前,我答应过他什么?」
年幼时的记忆如烙印般,清晰不褪。
在云阳的家破败不堪,兄长过世前夕,正逢连夜暴雨,身负重病的大哥叮嘱妻子一定要照顾好小弟。双十之年就已守寡,身边还带个孩子,想要改嫁,已是痴人说梦。董玉兰毫无怨言,承诺一定将他养大成人。
「我抚养你,是应亡夫生前之愿。在家中,就以夫君为尊;为臣者,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嫂娘尚懂这常规伦理,你自小聪明伶俐,饱读诗书,为何还会受小人要胁,跳下这万丈深渊?」
董贤凝视嫂娘,默不作声。
王莽若胜,大汉覆灭。试问几代前朝之臣不以惨淡收场?
王莽若败,那自己也将难逃牵连,千夫所指,五马分尸。董玉兰同样心如刀绞,她明白这一切都因她而起。早知如此,带大贤儿后,她就该随夫离世,也不会让这孩子受了这么多年苦。
「为延嫂娘一人的性命,你就陷入这不仁不义中去,也不顾王莽一旦发难,必会掀起惊天巨波,届时,你必定性命不保。」虽是责备语气,却句句带着惋惜。
董贤握住嫂娘的手,说不出一句话。面对嫂娘,即便有千万个苦衷,他也从不顶嘴。
「孩子,起来。」年轻时干农活磨粗的手,拉起董贤坐到床沿。
董玉兰说:「不要再管嫂娘!现今王莽只想杀你灭口,日后,朝中也无你的立足之地。你快走,立刻动身,去哪里,谁也不要说。」
董贤摇头:「嫂娘不要替我担心,三日后,就会有人来救我们。我是太子之师,往后就是皇上的太傅,无人再会为难我们。」
董玉兰怔了许久说:「宫廷是个多事之地。嫂娘不会再拖累你,我若离开,不要把我葬在长安,这里繁华喧闹,却不是我要的安身地。」
「嫂娘不要乱说,您不会离开的!」
「傻孩子,人总有一死,何况若不是你,我早已先行。」董玉兰闭上眼睛,仿若看到一幅美景:「嫂娘往后要躺在一个安乐、祥和之地,那里应当家家有水、户户有花,没有疾病、纷争。」
董贤默默点头。
从掀开珠帘的剎那,嫂娘的心就已死了。家家有水、户户有花?她果然向往这等清静无争的生活。
一双深邃瞳眸忽然跳上心头,董贤一惊。
是刘欣!是刘欣的眼睛!他若远行,恐怕刘欣会难以原谅他吧。
晚饭是在雅阁里用的,鲜美佳肴,想必是王莽令人准备。他行事素来诡异,盛情背后定是狡诈奸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陶去何方
刘欣
董贤
乱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