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妃羞得满面通红,背过脸去。皇太极扳过她肩膀,满眼是笑,脸对着脸儿低低地道:“爱妃,难为你想出这么些个刁钻古怪的主意,一会儿是上折子‘何必珍珠慰寂寥’,一会儿出画谜‘金风玉露一相逢’,一会儿又‘碧海青天夜夜心’,曲谱里藏着话,画儿里藏着话,菜里也藏着话,你到底有多少话要跟朕说呢?今儿朕就好好地听你说上一晚,我们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如何?”
庄妃见时机成熟,偎在怀里笑道:“皇上即样样都猜穿了,臣妾还有什么可说的?只别怪我多嘴便好。”
皇太极推心置腹,坦然相告:“你们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了,是你的主意没错儿吧?其实起先你上那九九消寒令的时候,我便想过了,纳妃原是为了充实后宫(99)以广皇嗣,一味偏宠的确有违本意。也想过要改个法子,免得你们怨我施恩不匀,无奈前朝政事紧张,朕身为天子,一味在后宫(99)嫔妃事上用心,终究也不算明君。若不想招你们这些妃子埋怨,还真是难为。依你说,便该如何呢?”
庄妃早已成竹在胸,献计道:“宸妃原是臣妾的亲姐姐,姐姐幸召于皇上,臣妾与有荣焉,难道反会瞒怨不成?只是后宫(99)众妃也都可算是臣妾的姐妹,昨儿端午,她们借过节为名到宫里来与臣妾商议,想个什么办法劝得皇上回心转意,对后宫(99)一视同仁;臣妾也知道皇上并非无情,恰是因为太重情义,才有顾此失彼之虞。况且后宫(99)佳丽无数,若要皇上雨露均沾,的确也太痴人说梦些。依臣妾建议,不如叫司寝太监为所有嫔妃建立花名册儿,按日子算去,每个妃子在三个月中至少有一次与皇上同寝,这样后宫(99)每人便有了望,不至太过怨愤;而皇上便是厚此薄彼,也无伤大雅了。”
皇太极听了大喜,点头赞道:“这法子果然不错,你若是统领后宫(99)啊,准比你姑姑强。”
庄妃听了,推开桌子跪地禀道:“皇上千万别说这样的话,臣妾一时出语无状,还望皇上莫怪。”
皇太极忙亲手扶起,抱在怀里笑道:“朕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啊。正相反,你替朕出了这样一个平衡后宫(99)的好主意,朕还要好好赏你呢。”
庄妃撒娇问道:“赏我什么呢?”皇太极故意沉吟道:“这个么可要好好想一想,你这个主意到底效果如何,朕还不是很清楚。要不这样吧,今晚就先在你这里实行新政,若是法子果然好,再赏你不迟。”
是夜被薰浓香,帐暖鸳鸯,皇太极与庄妃过了异常和美甜洽的一夜,无须细述。
次日诸妃按花名册每三月至少宠召一次的新令传出,后宫(99)额手称庆,有口皆碑,都说幸亏庄妃妙笔生花,劝得皇上回心转意。
数月间,后宫(99)接二连三,喜讯频传,庄妃大玉儿、庶妃那拉氏、伊尔根觉罗氏等都先后受孕,据太医诊脉均为男子,皇太极益发喜悦,以为是振邦兴国之瑞,因这一切都是采纳了庄妃的建议,故对她额外眷顾,更与别妃不同。而庄妃费尽心机才得到皇太极再度垂顾,再不像过往那般矜持自重,等闲看之,每每服侍,必尽心尽力,曲意承欢;且她这番苦心,原只求遮过自己怀孕之丑,倒并非意在争宠,故而不为己甚,每每劝皇太极分泽于其他诸妃。于是众妃感激涕零,益发推她为重,尤其东西诸宫那些素向不得志的妃子,更加感戴庄妃眷顾之恩,凡有疑难,大事小情都愿与她相商,大玉儿在后宫(99)的威望日益高昂,虽然名列五宫之末,其实在众妃心目中的位置已经远居诸妃之上,足和中宫比肩。
那哲哲原本是有城府没心机的人,又向和大玉儿亲密,以她为膀臂的,虽然渐也察觉庄妃令行禁止,颇有些自作主张取代自己之势,却深知皇太极为人最重礼法,绝不至废后另立,况且大玉儿只是在妃子间受欢迎,真论邀恩,尚不及海兰珠之万一,故而并不放在心上,反而益发将诸事调度交与大玉儿,而庄妃也尽心悉意,必将每一件事处理得妥妥当当,使宫中后妃有口皆碑,惟她马首是瞻。
第68节桂花树下的天仙女子(1)
七月,海兰珠诞下皇八子,皇太极眷爱非常,大宴三日,并特颁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使万民共贺,普天同庆。满朝上下,俱已心知肚明,这位得天独厚的小王子,将来必会立为储君,继承帝位无疑了。
但是海兰珠自己,倒并不见多么开心。
她这是第一次生产,已近三十“高龄”,从怀孕到生产所经过的,是一条极为漫长痛苦的辛酸路,但也习惯了。每每疼起来,都好像生命没有尽头的样子,巴不得它赶紧结束——而一旦果真结束了,她却又若有所失,身上心里空落落的,这才知道当一个女人做着母亲的时候,当那个将要称她做母亲的孩子还寄存在她体内的时候,这女人是多么地充实有担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岭雪
多尔衮
大玉儿
帝王将相
后妃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