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姜永芳刻立息压抑满心激愤,平静的唤。
「是的,母后。」李世英依礼恭敬的响应。
「皇上没听见右丞相的话吗?」国士被侵是何等严重的大事,他竟放着大事不理,只顾玩他的鸟!
「听见了。」他还是答得悠哉散漫。
「皇上打算如何处理?」她沉声问,数不清第几次燃起渺茫的希望;希冀他能振作一点,好歹有个皇帝的样子……可是屡屡失望。
大安王朝还能存在,全是她这个太后垂帘听政的功劳;要不是她,大安王朝早在五年前就亡国了,哪还有今日的安稳?
「太后的意思呢?」李世英反问。
又来了!
她的手抓着玉座的扶手,用力掐着,就像掐着李世英的脖子一样。
可恶的混帐东西!除了会问她的意思如何,还会做什么?
「哀家的意思……」她最想做的事就是把他这个皇帝废掉,另选贤明的君主,可是嘴巴说的却是:「派兵五万增援雁州,并由邻近的云州、里州征民兵、粮草,群起抗敌,并设收容所收容雁州的难民。」
「太后英明!」右丞相欢喜得涕泗纵横,虽然大安王朝不幸,继疯皇帝后出了个傻皇帝,但至少还有个聪明能干的太后垂帘听政。
「太后英明!」百官也跟着呼喊。
有这么好的太后真是百姓之福、百官的好运气。
「小声些,你们吓到我的小风风了。」李世英抓着不停拍翅的幼隼,不悦的斥文武百官。
帘后,姜永芳抚着泛疼的额际,再度向几步之外的李世英射出怨恨的目光。
「下朝后,左右丞相、镇这将军、威远将军、威赫将军到军议厅共商军计。还有皇上……」
「朕等一下有事要忙。」他急忙开口,知道太后有意捉他去开会。
「你还能有什么事可忙?」她忍不住嘲讽,天底下最闲的就是这个皇帝,他还能忙什么?
「朕同淑妃、辰妃约好要去踏青。」他很快的说明。
闻言,她气得眼前都黑了。家国蒙难,他这一国之君还有兴致带嫔妃踏青?真是无药可救!不过如果他跟嫔妃打得火热些,另一桩国家大事或许有望……
「罢了,你去吧!」这件国家大事就让她决定好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
「谢谢太后。」他灿烂一笑,高兴的站起来,大声宣布:「退朝!」
***
「事实上太后出了八万大军,其中三万乔装打扮,目的是要混入敌营,切断敌人后路……」禁卫军统领曾成器低声向在御池边钓鱼的皇帝报告。
「但我们不清楚敌军情势,她打算用何种方式弄清楚?」李世英一反平常的憨傻,认真的问。
「太后说敌人阵营中有自己人,五年多钱安排进去的,所以西突国的地势、人情她早已掌握。」
「好一个姜永芳,果然深谋远虑。」李世英的嘴角上扬,苦笑自嘲:「难怪朕都找不到机会扳倒她……看来西突国很快就会知难而退,继续朝贡。」他有些遗憾的叹道。这女人就不能失败一次吗?
「太后的策略是对的。」曾成器中肯的说。
「朕知道。」他摇了摇钓竿晃动鱼饵,对他从小到大的好友吐露心事:「可若让朕亲政,亲自处理这件事,一定会比她做得还漂亮。」可惜他没那机会。
他的父皇受了那狐媚女子所诱惑,立她为后也就算了;可恨的是,他父皇竟然因他娘元妃对她吐口水没吐到,就赐死他娘。要是他在现场,绝对会阻止娘不要乱吐口水。可等他知道这件事,已是他南下游玩回京时∣他娘死后半个月。他父皇早偕同皇后到夏宫避暑,他要难过悲伤也没有人看;反正娘一向当他是谋求权力的工具,看他这么不长进,不是打就是骂,母子感情一向淡薄。但对于亲娘的死,伤心还是会伤心啦!毕竟他们是母子,可是也不会太伤心难过,与其做作的哭天喊地,还不如装作不伤心、不在意,免得被害。
但姜永芳的运途为何奇迹似的这么顺?他父皇驾崩的一年前,竟要她代为处理政事、管理后宫,好似要把她拱为皇帝一样,他那个当时身为太子的皇兄倒像具空壳。
众人皆说他父皇疯,其来有自。
最呕的是,她不过长他五岁,他却每次见到她都得恭敬地称呼她「母后」;要不是怕被姜永芳杀害,他才不想鸟她。
母后?呸!
总有一天,他要她当不成他的母后、天下人的太后。
哼!姜永芳,妳就等着看朕一鸣惊人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金盈 李世英 姜永芳 乞儿→臣相千金→皇后→太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