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到底出了什么事?”福康安终于发现父亲表情奇怪了。
“皇上禅位之心已经很明确了,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劝阻,只怕这一次寿诞之后,我大清便要有新君临朝了。”
“皇上年事已高,能在这时禅位让政于青壮新君,于国应该是好事啊,阿玛,你为什么如此不高兴?”
傅恒看看自己英武挺拔的爱子,勉强地笑了一笑,“阿玛很高兴,这么多年;放你出去打仗,真刀真枪地干出了自己的功业,而没有在军机处做官,你才能到现在还保持这样光明爽直的心地,不像你阿玛,已经习惯了种种的诡谲心思和权术机谋了。”
福康安从不曾见过父亲如此沮丧凄凉,声音也不由地慌急了起来,“阿玛,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孩儿太过蠢笨,无法为你分忧?”
傅恒轻轻叹息:“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怕只怕……”他缓步踱出厅外,举目望这偌大的庭园,巍峨的相府,“我傅家难逃大难。”
“阿玛?我傅门三世荣贵,忠君报国,军法治府,怎么会……”
“正是因为这样,我傅门荣贵到极处,一旦有祸,即为滔天大难。你想想,天下官员,有多少是我傅家的门生家奴,朝中大臣,有多少是我一手提拔。就是军中之兵,如今八旗早已糜烂,举国能征之师,就只有你统领的军队了,国内有名的将领,大多也是从我们父子手上使出来的。为人臣者,一旦荣贵到这种地步,也就是灭族之祸来临的时刻了。只是因为,当今圣上与我自小相交,情义深厚,又念着已故孝贤皇后的情义,再加上多年来疼惜爱护于你,所以才一直优荣于我们。可是一旦新君继位,又自是另一番天地。新君登基,未有建树,这个时候,威望太多、名声太广、几可威胁君主的臣子,便是他的大忌。更何况……”看着福康安,傅恒沉重地笑了笑,“你自小虽与王子们一起读书,但生性磊落,不爱攀附皇族,对他们素来不够恭敬顺从,当今的这几位阿哥亲王,对你向来不是很喜欢。这些年,你屡建战功,在年青一代勋贵之中,光芒万丈,就算是皇子,怕对你也多有嫉恨,一旦手掌天下大权,多年的妒恨发作起来,那我傅门的前途堪忧啊。”
带着浓浓倦意的声音响在耳边,福康安惊奇而悲哀地发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父亲的头上已找不到一根黑发了。仅仅是十几年前,父亲还是倜傥惆风流、俊逸超脱的贵介子弟,而如今,竟已有如此老态。
自入军机二十多年来,人称天下第一权相的父亲,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于国事辛劳,又挡下了多少阴谋暗算,政事纷争?
多年以来,沙场征战不断,累积功勋无数,原来都只不过是父亲一片苦心的保全爱护,使他不必为政事阴谋而分心,使他不致为阴刀暗箭所伤害。
枉他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天下无不能成之事,却原来,根本还不明白权谋的可怕,政斗的血腥,更不可能在此时此刻,帮上父亲一分半点。
心在这一刻悄悄地往下沉去,想到嘉亲王永淡多次说他“豪奢挥霍”,兵部人私议他养“骄兵悍将”;想到傅家奴才一个个都成了将军、副将;想到每当家中有大喜庆之事,来赴宴的将军黄灿灿一片都穿黄马褂、马鞭子放得一排排的威风贵盛场面……
在如此炎热的夏天,福康安却无端地打了个寒战。
☆☆☆
“唉!”今天第二百零六次叹了气之后,崔咏荷全身都蜷在一起,懒懒地倚着栏杆,两眼迷茫茫全无焦点地望着下头,张张嘴,准备叹第二百零七次气。
韵柔无奈地笑一笑,“唉,我的大小姐,如今福三爷都领兵到外头打仗去了,你就不必再装这股子散漫懒惰了。”
崔咏荷有气无力地扭脸看看她,“唉!”
韵柔忍着笑意端端正正地坐好道,“坐姿要端正。”站起身来,袅袅娜娜行了几步,“行路莫动裙,”两手展开手帕,半遮着脸,风姿嫣然地笑了一笑,“微笑莫露齿。这才是闺秀该有的仪态,你以往除了在福三爷面前故意粗野,平日倒像位闺秀,怎么现在,人都不在了,你反倒懒成这样,诗词歌赋也不看不吟,就连《石头记》中的钗黛之间,你也不与我争论了。”
崔咏荷没精打采地移开眼睛,现在,没力气打扮,没兴致温柔,甚至连吵架的兴头也没有了。
这个初秋真是无趣,又闷又热,太阳又太烈了,照得人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愿想。
最好闭上眼,睡一觉,把一切都忘掉最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纳兰
福康安
崔咏荷
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