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鹊既惊怕又有点生气,就算他是皇帝又如何,她才不愿去认一个风流花心的男子为父,再说"他"肯认她吗?
李老将篮中的豆腐一一取出后,转身掀起炉灶上的大蒸笼,从里头随手拿了几粒白白胖胖还冒着轻烟的馒头,以油纸裹住,递给她。
"李师傅……这……"小鹊直觉想推拒他的好意。
每回送豆腐来李师傅总是好心的塞给她一堆吃食,就算是差人到她家取豆腐,也不忘总顺道托带了一些。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明明是来卖东西的,却还占了人家便宜,害得她老感到不好意思。
"来,拿去!还同俺客气什么。"
两人推来推去,小鹊最后仍是拗不过李师傅的好意,只好小心翼翼将馒头揣入怀中。"谢谢!"
李老突然想起了件重要事。"去去去,快到帐房去领钱,晚了可就不妙。"
的确,若再晚点,街上的人就全涌了出来,届时她要回家就麻烦了。
"噢,好的。李师傅,那我走了。"
小鹊抬起小脸朝他淡淡一笑,拎起空篮,便由通往食楼帐房的方向离去。
***
"接着,只瞧咱们英勇神武的武状元大手这么一挥,那散发而出的无形厉气,一大群的对手连他的衣角都没碰到,就这么给撂倒了!更厉害的是,那群人每个身材都壮硕的像头牛似……"
早上的食楼里原本客人就不多,可今儿个正逢初十,食客特别多。不过来者个个全是专门来听这每月初十的说书日。
"富贵楼"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月的初十和二十日早上,会有一名固定的说书人来讲述历代野史、传奇小说等一些荒野民间故事。
每到这两天,楼里的客人特别多,老板还贴心的免费提供茶水和几道小茶点给大家尽情取用。
今天所讲的主题不是历史枭雄事迹,更不是坊间流传的民间传奇,而是最近整个北京城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新科武状元。
今年适逢武举殿试,有资格参试的人数破了新高,参试者个个莫不是身怀绝技又满腹奇谋战略,其比试的过程可想而之,必是风起云涌、惊心动魄。
而让大伙为之诧异的是,最后夺得武状元的竟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贝子之子。
虽说同样是旗人之后,但接连好几代家中长主皆无功绩可言,所以截至目前为止仍只是贝子而已。如今,出了一名武状元,看来离翻身不远了。
对新科武状元而言,至多被授封为御前一等侍卫就已经很了不得,尤其这新科武状可确实是真才实料,真正的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与时下一些只懂拳脚功夫,肚里没有半滴墨水的武人不同。
虽然至今还未闻皇帝赐封他一官半职,但据说在比试完成后,皇帝曾独留武状元一人于皇城内三个多月。
再据皇城内高阶人士所言,皇帝老爷非常赏识武状元,那三个月里,天天找武状元一同比武斗文,最后还是武状元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答应了皇帝开出的某些条件,方可离宫。
至于那条件是什么,就只有两位当事人才清楚,就连皇帝身边最亲密的大太监都不得而知。
总之这下武状元俨然成了皇帝身旁最新的大红人,身分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大伙一致认为皇帝将来赐封他的官职头衔,肯定比这还大得多。而且还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皇帝的东床快婿。
当然,此举不但大大提高了武状元的声望,更为之添了浓厚的神秘感。人人莫不想知道,这新科武状元究竟是何等三头六臂之人,竟能得到皇帝如此的重视。
说书人说得口沫横飞、手脚齐用、浑然忘我。台下听的人则呈现一片动作静止的状态,听得痴了傻了,彷如身历其境,满脸净是崇拜得五体投地的模样。
有的人,嘴里的一口茶水不知含了多久还没吞下;有的,手里拈着不知剥好多久的瓜子,就这么搁在鼻子和嘴巴之间,真让人担心会放错地方。
"忽地,右后方有人持着长鎗而来,银色的鎗头就差这么一点。"说书人将左手在右肩后方比了约莫一个巴掌大的距离。
"险要刺中武状元的肩头,只见武状元俐落的身形一闪,不知何时竟绕到对手的背后,旋身长腿一踢,那人就飞到数尺之外,接着……"
由于通往帐房的路上必定会经过食楼前厅,所以小鹊路过时也忍不住好奇,驻足稍作聆听。
可是,听着听着,小鹊不禁陷入自己编织的幻想中。径自在心里想象传说中气势如虹、力贯山河的武状元的模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雪 都察尔-纳兰齐 顾小鹊 民间格格与很威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