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书讶异于袭月格格(21)过人的记忆力,很少有人会听过一次便记得这般牢的,更何况,是在不专心的情况下。
“时时误拂弦。”
“喔!时时误拂弦。”月儿露出甜美的笑容来。
“是!这首鸣筝,其中诗意其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情,一种邀宠之情在末两句点出,十分的传神。”
月儿眼中却有了困惑之色。
“格格可是听不明白微臣的解释?”张玉书问。
“明白,只是觉得奇怪。”
“有何奇怪?”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月儿皱起眉。“既然诗中的女子要周郎注意她,她去找他不就行了,干嘛故意弹错琴来表示,这样岂不是会让别人以为她的琴艺不精却又要卖弄,反而惹来笑柄呢?”
月儿的坦言不讳,换来张玉书的哈哈大笑。
“格格,这表示她的用心不在于献艺寻知音,而在其他。有诗人言:曲有误,周郎顾呀。这就是身为女子的矜持呀!”
又是矜持,意思岂不是和男女有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儿还是不喜欢,嘀咕道:“要是我是那个周郎呀!绝不理她。张师傅,月儿不喜欢这首,换学别的。”
“好,换别的。”张玉书冥思了一会,道:“就这首吧!这首是李白的春思。也是五言。燕草如碧丝,秦柔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帏。诗中的意思,就是描写丈夫远戍燕地,妻子留居秦中,对着春天景物思念良人,想像良人也正在想家。”
月儿听着,叹了口气——那个妻子跟她一样!她也好想、好想宣奕呀!
可是,最近宣奕变得好凶,好像很讨厌她似的。月儿不明白,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才惹得宣奕嫌恶?
“张师傅,月儿是不是……很讨人厌?”她仰起脸,语气傻傻的问着。
“这怎么会呢?格格,你是臣教过最聪明的学生了。”
“真的?”月儿狐疑的看着张玉书。“张师傅不是说好听话来骗月儿的吧?”
“臣不敢。”
月儿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但她还是想不透彻,为什么宣奕会突然变得……这么奇怪?
两人之间像是有了距离、隔阂,虽然她依旧喜欢腻在他身边,待在有他的味道的空间里;而他,却一步一步的将她推开,就像努力在实践“男女有别”这句话一样。
所以,她讨厌这句活!
一会儿,珍珠泡了桂花茶进来。
“格格,张大人,奴婢泡了桂花茶;天气热,这茶喝下去,可以消暑解渴。”
张玉书正渴,马上饮下一杯。“这茶真好。那么,格格,我们就来复习刚才学的那两首新诗。皇上交代过,午后你得过去御书房一趟,让皇上看看你最近学了哪些诗。”
月儿恍若未闻,只是愣愣的看着窗外。
初夏,蝉声四起,天气正热着呢!
jjwxcjjwxcjjwxc
“皇阿玛吉祥。”
宣儒、宣奕一同跪下请安。
“起来吧!”
宣儒、宣奕一同站起,这才瞧见御书房内不只皇上一人,尚有大阿哥宣伦,以及宗人府宗令杨涵在。
宣伦、宣儒、宣奕三兄弟面面相觑,不明白皇阿玛叫他们三人一同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此时,杨涵一见三位阿哥全都来了,便退到后面,将御书房的门锁上。
三人一见,皆一惊。
宣奕心直口快问道:“皇阿玛,这是做什么?”
“宣伦、宣儒、宣奕,你们别慌。”皇上笑道:“皇阿玛是有私事嘱咐,要你们私下下江南去办,不希望有人听到这一次的秘密行动,这才要杨涵去将门锁上。”
“皇阿玛请吩咐,儿臣照办便是。”大阿哥宣伦诚心道。
“江南好,风光好。”宣儒微微一笑。“不知皇阿玛有何重要之事要儿臣三人去办?”
宣奕觉得奇怪,什么重要的事,会需要到三位阿哥一起出手?这事太奇怪了,其中一定大有文章。
“那皇阿玛就直说了。你们都知道月儿是已逝的和硕亲王的女儿,所以,朕将她接回宫中住,封了她袭月格格(21),但你们一定不清楚月儿还有一个双胞胎姊姊流落民间吧?”
“莫非,皇阿玛要我们去找回这位流落在民间的格格?”大阿哥宣伦道。
“没错,宣伦猜得对。朕正是要你们去办这件事。”
“这事可难了,事隔十六年要如何去寻找,除非……这位格格和月儿一样有胎记。”弘儒想得简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云曦
宣奕
月儿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