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额豪喝了声采,眼中出现了激赏的光芒。
一个女子,拥有这么精湛的骑射之术,他倒是头一回见识到。
他双腿一夹马腹,火炭龙驹立即放开四蹄,追风逐电般在莽莽平原上奔驰着,转眼间,已经追上了颐敏格格的紫骝璁。
晓曦晨光中,只见武宣亲王的火炭龙驹如一团赤焰,颐敏格格的紫骝璁像一道紫色的月光,在南苑空旷辽阔的草原上策风齐驱,并辔飞驰。
“这两个孩子,男如龙、女如凤,可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绝配吗?”
太皇太后微笑地看着猎场中并驾齐驱的那一双男女,眼光复杂,若有深意地望向了安亲王。
“这武宣亲王手握蒙古最有实力的镶红旗军权,又是蒙古族中最孚众望的第一英雄勇士。五年前,他奉诏入京,先皇赐宅院府邸,要他接掌理藩院——你知道先皇的用意是什么吗?”
“武宣亲王手握军权,文韬武略,英明有为,是咱们大清朝的一大臂助,然而他终究是外藩亲王,如果此人生了异心,将是我大清王朝最可怕的心腹之患。”安亲王手抚长髯,沉吟道。“先皇将他从郡王晋封为亲王,要他接掌理藩院,主要目的是将他困在京城,削他军权,让他不能拥兵自重,生叛乱之心。”
“海东青是世上最猛锐的禽,只能驯养,不能拘禁,否则一旦挣脱樊笼高飞,反噬的力道将更为可怕——尤其这武宣亲王,是鹰中的王,囚他是囚不住的,将他困在京城,终非长久之计。”
太皇太后望着碧空中翱翔的海东青,眼光深远难测。
“安亲王,你知道吗?驯养海东青时最好是雌雄成双——雌鹰在,雄鹰便飞不远。”
她回过眼来,望向了安亲王。
“大清开国以来,满蒙贵族联姻一直是咱们大清的基本国策——哀家有意要颐敏入宫,秩封她为和硕郡主,指婚给武宣亲王,让她和武宣亲王一同回归蒙古大漠。”
太皇太后望着猎场里正和额豪比赛驰射,神采焕发、容光照人的颐敏格格,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
“况且我瞧颐敏这丫头,对武宣亲王是挺有点儿意思的,难得这世上,还有人能让颐敏心服口服。依哀家看,这门亲事,倒真是天赐良缘——只是让颐敏远嫁蒙古,此后天遥地远,关山阻隔,哀家就怕安亲王爷你会舍不得。”
安亲王一怔,知道太皇太后既然开了口,自己便无拒绝余地。他神色一肃,正颜道:“颐敏这丫头自幼骄纵惯了,向来眼高于顶,一般的王公贝勒,贵族公子哥儿,哪里入得了她的眼呢?这武宣亲王器宇轩昂,允文允武,能征惯战,是当世最了不起的英雄豪杰。如果太皇太后真将颐敏指婚给他,那也是颐敏的福气。”
“既然你不反对,那咱们就这么说着了。回宫后,哀家会择吉日下旨指婚,命礼部和内务府筹备大婚事宜。你把颐敏送到宫里来吧,哀家会当作是皇室嫁女一般,要礼部援公主下嫁之例办理。”
援公主下嫁之例办理?这可是莫大的荣宠!安亲王心中感激,跪叩下去,说到:“谢太皇太后恩典。”
太皇太后露出一抹欣慰慈蔼的笑容,望着空中神骏非凡、高傲不群的海东青,轻叹道:“这会儿,哀家总算是放下一桩心事了。”
碧空如洗的秋空中,飘浮着迷蒙云絮,雄鹰回翼凌霄,长鸣数声,和雌鹰一起隐入了云层之中。
北京,宣武门内,石虎胡同,武宣亲王府
新雪初落,棉絮般的白色雪花漫天飘舞,月光雪色,把大地映得一片琉璃晶莹。
“王爷回府了。”
庭院重锁的七进深大宅里,侍僮们在掩映着重重丹桂树影的回廊中奔相走告。朱栏碧瓦,雕梁画栋的华丽府邸霎时间陷入一片混乱与兴奋之中。
管事急忙率领着府中僮仆、侍卫到门口跪迎,只见一匹火焰般的红马已势如奔雷般地疾驰到了王府门口。
马背上身披狐皮大氅的额豪一声轻啸,火炭龙驹立即止住了脚步,疾奔疾停,在积满新雪的石板路上,完全不溅起任何一丝尘雪。
“奴才们恭迎王爷回府!”
管事在门口跪迎,武宣亲王额豪轻盈迅捷地飞身下了马,只见他头戴拉虎貂帽,身披驼色库缎白狐袍,足蹬漳绒鞋子,貂幅低低压着浓眉,一袭风雪大氅更衬出他的英姿挺拔、卓尔不凡。
“郡主呢?怎么不见她出来迎接?”
额豪解下连襟连帽的风雪大氅,丢给管事,轩轩儿走进了巍峨雄伟的王爷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裴意
额豪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