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天子下了辇车一路走向龙椅,大喝一声:‘众卿平身。’
众人闻言,这才敢起身,但两眼不敢直视,垂视着红绒绒的地毯,不敢窥视天子圣颜。
‘众卿可有事上奏?’
此言一出,一名身穿紫色公服,官拜正五品的官员立即走向前,‘启禀皇上,大蒙古派来使者,正在殿下候着。’
‘哦?’宪宗先是挑起眉,随即令道:‘宣。’
‘宣蒙古使者觐见——’
身穿异族服饰的蒙古使者立刻走入大殿,见了天子也不下跪,他们只是被派来送贡品的人,因此对于中原的皇帝并不友善,只用最简单的汉语来表达他们的意思。
‘我等乃王上派来送上贡品的,请宪宗过目。’
宪宗深知蒙古人一向狂妄自大,再加上日益扩展的国土使他们不但目中无人,且善于挑衅,是以脸上并无不悦。
‘你们王上还好吧?’宪宗问道。
‘托宪宗的福,我们王上尚好。’
‘那就好,想当年边界签约一别,至今也有十来年了,岁月真是不饶人啊!’宪宗点头,表现的诚意十足。
‘宪宗客气了。’蒙古人鞠了个躬,命人将贡品抬进来,‘这是今年纳贡物品,请宪宗点收。’
‘哦?’宪宗一脸兴趣缺缺。
自他即位以来,每年进献的黄金玛瑙、古物字画、夜明珠、绫罗等等无数,还有什么他不曾看过的?
‘免了,都是一家人还客气什么。’宪宗瞧也不瞧一眼,就命底下的人将东西收进钟粹宫。
‘慢着,宪宗,王上交代,有一面宝镜一定要宪宗亲自点收。’
‘宝镜?’
蒙古使者由其中一只箱子中拿出一个紫檀做成的木盒,打开后,顿时满室金碧辉煌、锐气四射,令在场的人忍不住发出赞叹声。
‘这是……’
‘这是我蒙古王朝先王留下的宝物,名唤“落花镜”,镜身由黄金打造,背面刻制夹竹桃花;夹竹桃花在蒙古可作为防风篱之花,可随风飘散,喻大明王朝前通大道,国运永世不坠。’
蒙古使者照着国师给他的奏文,照本宣科的转述。
‘国运不坠?好,好一个国运不坠的落花镜。’宪宗大喜,由太监王中接过,瞧了好半晌。‘这落花镜果然镜如其名,代朕向蒙古新王道谢。’
‘是。’
众人见宪宗笑得合不拢嘴,顺势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宝镜,大明必定国运昌隆!’
‘好,好。’宪宗满意地点头,将落花镜视为宝镜,喜爱不已。
***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来向您请安。’
‘让他进来吧!’宪宗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便见到太子由太监领进来。
‘父皇。’
‘你们都退下吧厂宪宗说道,并自龙椅上走下来。
‘是。’
‘皇儿,习完书了?’
‘回父皇,是的。’朱佑樘恭敬地应了声。
‘跟朕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不必这么客套。’宪宗令道。
‘是的,父皇。’虽然宪宗这样说,可朱佑樘仍是不能违礼教,父子之间的感情还是生分了点。
‘陪父皇走走。’
‘是的,父皇。’
两人步出御书房,来到御花园一隅,一群带刀侍卫跟在他们身后。
‘皇儿,以后这大明朝就要交在你手上了,你可要争气点!做个好皇帝啊!’
‘父皇,儿臣明白。’自懂事以来,他所受的礼教、武术都是为了登上皇位而做的准备,他不敢叫苦,只能说这是他的使命。
‘还有,你年纪也不小了,朕该召告天下为你挑选秀女入宫了。’
‘父皇?’怎么也没想到父皇会突然这么说,朱佑樘原本平静的脸色顿时满是惊讶。
‘你是太子,早早立妃也是应当的,怎么,你不愿意?’
‘不,不是。’朱佑樘摇头,‘只是儿臣以为,这件事可以过几年再说。’
‘别的皇儿朕不管,可是你,朕不能不管,因为你是太子,愈早定下来对你愈好。朕也不想逼你,还是你心里有更好的人选?’宪宗问进他内心深处。
朱佑樘的脸倏地泛红,想起在皇城外的可人儿。
可她只是兵部侍郎的女儿……‘父皇,儿臣心中没有人选。’
‘那就让朕来替你选吧!’他一旦决定了的事很难改变,除非有更好的理由能够说服他。
‘父皇,可否过几年再说,儿臣现在了心只为社稷、为百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子雁
朱佑樘
封逐云
帝王
江湖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