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2)

2025-10-07 评论
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贺六十寿辰,举国欢庆。

时,国运昌盛,万国来朝,民间富庶,满汉芥蒂渐消。然而乾隆年事日高,但始终不见册立太子,朝堂上下不免蜚短流长,谣言四起。

当其时也,乾隆感怀故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二嫡子早夭,所以一直没有把册立太子的文书放在正大光明匾之后,及至中年又因为身体健朗野心不息因而更加不愿意谈及此事。然而岁月仓促,毕竟年事渐高,力不从心,因此在六十大寿期前脱口而出“禅位”两字。

而在他的诸皇子中,有的已经死去,有的表面上对当皇帝根本不感兴趣,还有的生怕招来杀身之祸敬而远之。

等到宫里确实传出了圣上金口玉言的“禅位”,顿时风起云涌,庙堂江湖如同春之惊蛰,野心和欲望一起飞升起来……青炉红泥,炉上温烫着江南绍兴的黄酒。酒香盈满室。眯起泛有桃花风情的丹凤眼,她珠唇含笑,未经描绘却极其细致的黛眉略微上扬。捧一本《花间词》,翻一页;温一壶状元红,呻一口。那丝般乌发散开,披了一肩。悠然自得,又不失女儿家特有的天真。

纸糊的窗外一轮圆月,清明之中透出刺骨的冷意。风掠树梢,轻拍窗榻,“喂喂”声是深夜寒冬的哆啸。鼓敲三更,传遍寂静的雪夜,分外凄凉惊心。

“云教习!云小姐!快开门!大事不好了……先生,快开门!我是九贝勒家颐贞格格的丫环半真!快开门!格格也来了!”稚气未脱的少女嗓音伴着三更的敲门声急催如阎王今。

不及梳妆整理,云颜随手取件夹袄披肩便开门冲向屋外。

“颜儿,你穿成这样出来成何提统?快回屋去。”提盏油灯,早到院里一步的云易择摆手示意女儿立刻回屋。

“颐贞格格大半夜急着赶过来,先开门吧。”

无奈地叹息一声,知道辩不过女儿,云易锋急忙开门。

“给格格请安……”

不等云家父女行礼,站在丫环身旁不停呵气搓手的颐贞格格一见闺中密友就上前紧紧抓住对方的胳①。

“还请什么安?都什么时候了,快跟我走!”

“走?去哪儿?”被向来性格鲁莽的格格弄得一头雾水,云颜急问。

“当然是去见颐慧姐姐最后一面,快点吧,宫里的御医说她熬不过今晚。”想是姐妹情深,说话者急红的双眼迷上一层水雾。

“格格为什么要我去见最后一面?”虽被传来的噩耗吓一跳,但云颜显然还是非常不解。

“当然要去啦。颐慧姐姐出嫁前天天和我们在一起念书,她和我一样都由先生教学,你是先生的女儿,照你们汉人的礼仪应该算同门师妹。现在她要走了,你自然要去和她话别。”

“格格,小人只是区区八旗汉官的教习,怎敢自称为贝勒格格们的师傅。颐慧格格的事,在下父女深感伤悲,但就算不说君臣之礼,也有满汉之别,天寒夜深,还请格格快回。“云易锋的声音里有着躬腰时带出来的卑微,然所说的每句每字皆都透出无畏的固执。

“又是君臣、满汉的一套,先生真啰嗦。”为老先生的不知趣生气,颐贞格格嘟嘟嘴,“云颜,你跟不跟我去?”

去?熙慧格格出嫁四年,况且彼此并无往来,她已不记得她的样貌,除她爹爹教过这位出嫁的格格念过几个月的诗外,他们完全可以说形同陌路。父亲一直拘泥于满汉之分的执念,此去必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不去?凭她对颐贞格格好动易怒个性的了解,其多半会半个月不理人。

“格格快去吧,再在这儿干耗,连你都见不到熙慧格格了。”

听出是委婉的拒绝,高高在上的贝勒之女气得几乎咬碎一口银牙。

“你真的不去?”

“我只是区区汉人教习的女儿,不敢和大清皇族攀交情。”云颜露齿一笑,冷冷的却有些月光的无情。

“云小姐,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我家主子什么时候因你是汉人教习的女儿看不起你了?又什么时候亏待过你……”

“半真,和她这种冷血不讲情义的人何必多言,我们走。”喝止与自己一样心直口快的丫环,拥有大清王朝金枝玉叶尊贵身份的少女一扯滚边狐裘披风,气冲冲地上轿。随行的丫环、侍卫前簇后拥,即使在夜深人静时仍是一副王侯贵族的派头。

沉沉的叹息落在残留着足印的雪地上,深深浅浅。云易择收回眺望不速之客离开的目光,“爹原先还担心你与那些满人走得太近,照今天看来是我多心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余眇 谢君恩 云颜 女教习和男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