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皇太后的右手边,身边分别围绕著三位皇后──帖古伦、察必与喃必,以及几位嫔妃。身旁的佳人们手上捧著国外进贡的瓜果与琼浆玉液,柔声燕语地盼君王展笑颜。
忽必烈闭了闭眼睛,对于这个无休止的寿宴感到厌倦。
小玄子公公悄悄从后方走出来,附在忽必烈耳边小声的说了些什么,只见忽必烈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母后,有事需处理,容儿臣失陪一下。”
“嗯。”皇太后微微一颔首。
“儿臣告退。”
眼见忽必烈离了席,大皇后帖古伦来到皇太后身边,轻声道:“母后,皇上突然离席,不知是否与季允泛那个汉女有关?”
皇太后深深地看了皇媳妇儿一眼,淡淡地道:“皇上并非无情之人,总需给他一段时间平复;你就不用多心了。”
“是。”帖古伦识趣地退下了。
皇太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她本以为只要让季允泛离开大都,日子一久,烈儿对她就会慢慢淡忘了。但是,烈儿对她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
他日理万机,但闲暇之余也没有放弃找寻季允泛的下落。依照种种迹象看来,就如烈儿所说──这一次,他是认真的!
她是为了遵循祖先遗训,才强硬地拆散烈儿与季允泛,但是看见儿子日渐消沉的模样,不免也有股椎心之痛。
到底该怎么做才对呢?
这个问题就算她是万万人之上的皇太后,也不知如何抉择了“后来,耶稣基督教莼诺亚制造一艘方舟,当大洪水来的时候,所有的陆地都被水淹没,只有诺亚方舟在水中漂流,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能够在那一次的遽变中得以幸存的原因。”
爱德琳修女说完了诺亚方舟的故事之后,教堂里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但是,教堂的一隅也传出窃窃私语:“那个叫做诺亚的是色目人吧?不然,怎么会有我们这种黄皮官、黑眼睛的后代呢?”
“哎呀,那是说书嘛!说书就是听著好玩的,不要太认真。反正我们有面粉可以拿就好了,管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爱德琳修女知道这群汉族人民是为了拿面粉,又把神的神迹当成神话故事,不知道会不会昏倒?
“喔,原来是这样喔!”
陶醉在众人掌声中的爱德琳修女,理所当然没听见这些小小的“杂音”,她用著充满感动的语调道:“谢谢,下一次,我将为各位讲述耶稣基督为了充满罪恶的人民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经过。如果有受到耶稣基督的感召而渴望受洗的朋友,请留下来。最后,非常谢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主日学。”
结果,一窝蜂走出礼堂去领面粉的村民们,没有人理会爱德琳修女,放她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
等爱德琳修女从陶醉在众人的掌声中醒来之后,这才发现,不知何时教堂早已空空荡荡。
“咦,人呢?”
“领面粉去了。”允泛笑道。
一旁端著圣体的玛莎修女叹气道:“唉!结果这些圣体还是一个也没有发出去。”
允泛一边擦著桌椅,一边安慰道:“别难过,主日学是今天才开始办的。一时间,当然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嘛!”
“为什么我觉得村民好象是来领面粉的,而不是来听我传道的?”爱德琳修女疑惑地问。
这是事实嘛,不过允泛不忍心伤了老人家的心。
“别想太多了,没那回事。我觉得你说得很精彩,是真的?”
“真的吗?我有点紧张,因为我没有一次对那么多人传教的经验。”
一旁的玛莎修女问道:“允泛,听说皇上定了一个叫……叫什么‘喇叭教’的作为国教,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是‘喇嘛教’吧?”允泛失笑,随即回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唉!那我们的传教工作不就难上加难了吗?”
虽然皇帝没有严格要求人民信奉喇嘛教,可是,他都已经钦定喇嘛教为国教了,谁还敢明目张胆地信其他教?
爱德琳修女豪气地拍拍玛莎修女的肩膀,笑道:“不要灰心!我一定会用我的口才让村民们感受到耶稣基督的感召,进而加入信教的行列!”
是吗?那前途不就更加灰暗了?
摇摇头,玛莎修女把圣体与葡萄酒端进屋里去了。
爱德琳修女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开口:“对了!提到皇上,我就想到你,允泛。”
“什么?”
擦著椅子的允泛抬起头来,用蓝色粗布衣裳的袖子擦擦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轩
忽必烈
季允泛
候门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