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心,我问你,你英明的祖先里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物吗?」
「你有话尽管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大唐二世祖李世民以次子之身,在玄武门称帝後,曾跟他共患难的亲兄弟里还剩下多少人呢?」
檀心白了脸,抖著唇,「我忘记了。」
「那我可以提醒你,他们差不多都被他整死了。」
「是又如何?」
「我只是想提醒你,耶律德光再野蛮,也没狠到对自己的亲兄弟动起杀机。」
「那全是因为义父後来逃了。义父若没逃,他一定会下毒手。」
「也许吧!但是我抱著不同的想法。你我都在大寺住过一阵子,我起先以为大寺戒备深严,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破绽太多,如果耶律德光真想要义父的命的话,阻力并不大。」
檀心看见耿毅净是替耶律德光说好话,心中就是不舒坦。「你既然已对胡贼效忠,那就不能怪我和张大人同你画清界线。」
耿毅苦口婆心仍是不得她的谅解,他只能神色黯淡地点头。「我了解,不会怨你们。送你们走的事,我一有消息,会尽早知会你。」
一个月後,耿毅在一位年轻贵族朋友的帮忙下,弄到两匹马,趁月黑风高的时候,带著张励与檀心逃亡。
逃到安全的地方後,耿毅下了马,以臣子的语态对檀心说:「别後请多珍重。」
隐藏真心多日的檀心突然失控地紧握他的手不放,殷切地哀求道:「耿毅,别丢下我一人,只要你跟我们一起走,就代表你还是反对耶律德光的。」
「我应允过朋友要返营的,若一走了之,会牵连到他。」
「那让我跟你回去,只要能在你身边过日子,我不在乎受欺凌……」
「但我在乎,见不得你受人欺负。」他要她走的心意比石头都还坚固。
他走近张励大人的坐骑,对张大人说:「就麻烦张大人送檀心回洛阳了。」
张励点头允诺,「小兄弟,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耿毅强迫自己抬手与他们挥别後,毅然地掉头离去。
fmxfmxfmxfmxfmxfmxfmxfmx
回到契丹国上京,耿毅自动受缚,被人押送到耶律德光与述律皇太后的面前。
耶律德光一脸阴霾地打量手脚被绑住的他,半晌後,要人先将他解套,才没好气的问他,「这次懒得派人去追你,你倒自己跑回来了。」
「我已跟皇上互换过盟约了,没有逃亡的打算,只是同情张大人,决定帮他。」
「你明知我想重用张大人,却帮著他逃亡,摆明就是跟朕作对。」
「张大人言语不通,无论食、衣、住、行,都过不惯契丹族式的生活,皇上硬是强留他下来,久而久之,一定会闷出心病来。」
「你把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但依朕看,真正主因是出在那个女孩身上。」耶律德光冷峻地指正他,「你费尽心思将她弄到手,却又不顾一切地将她送走,任一个有脑子的人都猜得出事有蹊跷。」
耿毅跪在地上,不吭一句。
耶律德光亲自揭了他的底。「探子跟朕报了消息,说你曾在洛阳待过,认一个契丹人做义父过。」
「没错。」耿毅目不转睛地看著耶律德光。
「这就是你对朕的国俗与语言知之甚熟的原因吗?」
「是的。」
「你帮忙逃亡的女孩是否就是那个契丹人的义女?」
「是的。」耿毅也才了解,耶律德光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查个一清二楚了。
「你先前拜的那个义父……他好吗?」
「我在洛阳时,他闲居散职,平日寄情山水,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与我们聊起年少时,父母与弟弟们之间的趣事。」
缄默多时的述律皇太后突然插进一句话来,「是吗?你身後有一把琴,拉几段给皇上与哀家听一听。」
耿毅依言照办,慎重地抚过奚琴,默想一阵子後,摆开架式拉起琴来。
悠扬凄美的琴音顿时充塞整个皇帐,如泣如诉的曲调是耶律倍的爱妃奚夫人传授给耿毅的,说的是悲天悯人的音乐,连牲畜都能感动,即使连难产後拒绝喂哺小丰的母羊听到,都会因此得到慰藉而顿生母性。
耿毅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拣这一首曲子拉,也许是因为奚夫人曾提过,这是她与耶律倍最常听的曲子的关系吧!
突然,他心血来潮地吟著耶律倍感慨自己命运而写下的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蛮
耿毅
耶律檀心(李檀心)
古色古香
战乱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