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公子V.S俏娘子(7)

2025-10-07 评论


没办法,尉迟书坊的坊规之一便是以笑待人,给上门的顾客以亲切的笑容,加上周到的服务,这样才容易招揽生意嘛!

“棋姑娘,”昌黎先生集昨日已全部临摹雕成刻板,就等印制成册,您看如何印制?”年已花甲的王先生告诉在座诸人一个好消息。

“啊,这么快!?”

“效果如何?”

众人一下子喜笑颜开,开始七嘴八舌。

一年!尉迟书坊用了一年的时间,终将完成一项经营大计!

去年年末,尉迟闻儒从一位棋友手中,购得一本唐时手抄本,乃唐大家韩愈的“韩文公文集”,其中不仅收录大部分诗文,更有不为人知的数十首仿古诗体,诗中处处显露出一代文宗的峥嵘本色,而最最珍贵的是,此文集乃韩愈亲手所书!

为此,尉迟书坊众人兴奋了许久,最终决定邀请书法高手,一字一字地按文临摹,再刻成雕版,准备印制成书,以期在书市中占挤一席之地。

此次聚会,众人便专为此事而来。

“王先生,您亲自看过摹本了,可与韩公亲书一致?”阿棋直问重点。

“我仔细审视过,与韩公书法相较,不论字形字势,简直一般无二,世间少见!”王先生抑制不住一脸的激动。

“那就好!”众位先生也忍不住拍手庆贺。

“那,咱们首印多少本?”王先生请大夥拿主意。

现今国泰民安,社会风气渐以读书之人为主导,读者多,需求量自然也大,因此印书、书籍买卖生意兴隆,大小书肆挤满了城镇,同行竞争越形激烈。

小小的尉迟书坊原本以书籍买卖为营生,但势小力单,已渐渐有被其他不仅买卖书籍、更拥有印刷坊的书坊击倒之势。

所以,若想在书市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往印刷方向发展。

但因苦於没有财力,所以尉迟书坊一直仍在书籍买卖上苦苦支撑,现在好不容易寻得了一发展契机,自然要紧紧抓住。

“依我看,咱们先印他个一万册!”年轻气盛的齐先生握握拳,“不鸣则已。一鸣便要惊人!”

“对,一鸣便要惊人!”张先生也拍手。

“但若卖不出去,岂不亏本?”趟先生摇头。

“要不先印一百册试一试?”王先生综合众人意见,小心提议。

“咱们还是听棋姑娘的意见看看。”刘先生是五位帐房先生中最年长的一位,也算是五人的头头。

他几十年来一直在尉迟书坊工作,堪称为书坊中的元老。几年前书坊转到尉迟闻儒手中,也全靠他全权打理。不然,依尉迟闻儒沉浸於围棋,不懂经商之道,五问小书坊早支撑不下去了。

“对,还是请棋姑娘拿个主意。”众人纷纷点头,眼中全是热切的期盼以及赞许。

阿棋虽不精於围棋,但在经商上却有着不小的天分,几年来,尉迟闻儒对书坊不闻不问,书坊的经营渐渐由她主掌,加上刘先生等人的细心调数,她年纪虽小,倒也可称为经营高手了。

“那我说几句,请几位先生提提建议。”阿棋笑咪咪地轻啜一口香茗,慢慢讲出心中思量已久的计画——“咱们此次印刷,乃平生第一次,就如齐先生所言,不呜则已,一鸣便要惊人!既然花费了无数心血,那自然要取得成功,要让咱们大明朝的读书人,都知道咱们京城尉迟书坊。”

尉迟书坊虽在京城小有名气,但出了京城,知晓尉迟书坊的人却少之又少,远不及其他书坊。

“棋姑娘言之有理。”王先生点点头。

“所以,咱们这次既要成名,又要获得大笔利润。”为了仿印“吕黎先生集”,她几乎将一年来五问书坊所有的资金都投了进去,也算是背水一战,若不幸亏了本,哈哈,书坊怕也撑不下去了。

“但这谈何容易?”刘先生捋一捋长须,脸上的笑有点勉强了。

“是啊!咱们已花费了将近一千两银子,再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投入印刷了。”王先生也皱了眉头。

尉迟书坊规模并不大,每月营利也不过几十两白银而已,一千两银子,真的已算是天价了。

“印制成册所需的纸线油墨花用虽不算太多,但将书册运往各处书坊寄卖,这一笔开销怕少不了。”路费、寄卖费用以及书坊代卖的抽成,处处要用到银子。要扬名,并非易事。

“棋姑娘,快讲你的计画呀!”众人有些心急,都想听听这位小姑娘的主意。

“诸位先生,阿棋是这样想的。”她一笑,慢慢而详细地娓娓道来——“书印刷要用不同等级的纸张,但都要以上等宣纸为限,最高等级的丝宣印制二十五册,制成上品的珍藏本;略低一级的棉宣印刷五百册,制成普通的珍藏本;再用上品宣纸印刷两干册,制成人人购得起的普通集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海蓝 尉迟闻儒 阿棋 天生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