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百姓们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了,又何来余钱准备素果鲜花祭祀?
在这样的恶况下,无力改变现状的平民百姓除了叹气,还是只能叹气。
“唉!累死人了!”
一名白衣少年将马停在洪愿寺门口,面容惨白地翻身下马后,他勉强地位着缰绳蹲在地上,细眉紧蹙、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只差没当场晕过去。
“这位施主,您可是身子不舒服?要不要进寺内休息一下?”一道清朗的嗓音在白衣少年身边响起,亲切地询问着。
“嗯?”白衣少年微微侧过脸去,见是一个小和尚,他使劲地扯动唇角露出一抹苦笑,应道:“可以的话,麻烦小师父行个方便,代我向弘福大师通报一声,只消说柳若笙来了即可。”
“柳施主要找弘福大师吗?那么请随我人内稍坐等侯?”
小和尚一听,面露疑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看来不过十五来岁的白衣少年,虽然不懂少年为何指名要找师父,但是听柳若笙唤师父的语气,像是极为熟稔的旧识,所以仍是客气地招呼柳若笙进了洪愿寺,并唤人将马儿带下去照料。
“公主!您怎么又私自出宫了?”
接到消息而赶到偏堂的弘福大师一见到柳若笙,立即挥退身边的人,并向柳若笙屈膝行了个大礼。
不过接连而来的,却是一连串训诫的话语。
“公主,您这回又是跟谁在闹脾气了?”弘福大师叹了口气,不赞同地播头道:“要出宫为什么不带几个丫鬟或是侍卫呢?您独身一人在外行走,万一遇上坏人起歹意,那该如何是好?”
“大师——两年未见,你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先骂人?别再碎碎念了好不好啊?我这趟出宫可是为了祈雨而来的,别把我说成刁蛮又不请情理的公主成不成?”
柳若笙自在地喝着方才小和尚奉上的清茶,脸色已不似方才那般惨白。
说真的,对于骑马次数少得可怜的她来说,从皇城一路飞奔到洪愿寺着实是累坏她了。
不过也唯有这个方法,她才能迅速地离开皇宫,而不被多嘴的小铃子给拦住。
“公主是来祈雨的?”弘福大师微愣。
“不然还有什么?”
柳若笙挑了挑秀气的眉稍,一双杏眸还透着晶灿的光芒,她泛起笑意,大方地应道:“你好像不相信我?”
弘福大师只是苦笑。
“公主,您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太了解您了,所以您会有如此单纯的想法,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当今王妃经常到洪愿寺为人民上香祈福,而且每回出宫都带着公主随行,所以弘福大师对于这个活泼的公主时常冒出的惊人之举,倒也已经见怪不怪。
“不愧是大师,那我就老实告诉你吧,其实我这趟出宫,是想上东海去寻东海龙王的。”柳若笙知道骗不过人,索性老实招认。
“什么?”弘福大师可听傻了,“您要上东海去?公主,别胡闹了,东海此去有千里之遥,您要只身一人前往?”
这可开不得玩笑啊!
“敢情你是认为我吃不了苦?”柳若笙反问道。
“不敢,我只是担心公主您一路上的安危罢了,再说,再说……呃……”弘福大师绞尽脑汁想要说服公主放弃这个危险的念头,却又苦无对策,左思右想之后,他只能劝道:“公主有心为黎民百姓祈福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此去东海距离遥远,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到得了,所以公主何不留在洪愿寺内。”
“要是在洪愿寺祈福有用的话,东祈国境内还会闹上两年干旱吗?”
柳若生瞄了弘福大师一眼,对他的劝告感到不以为然。
“依我看哪,东海龙玉说不定根本就没听见我们的祈祷,所以还是直接上东海最好。”
“但是公主,去了东海也不见得能与龙神见上一面呀厂弘福大师叹道。
公主未免想得太过天真了。
“哎呀,有试总比投试好吧?不做做看怎么会知道呢?”柳若笙将茶一饮而尽,吁出一口气,续道:“总之呢,我是来拜托你的,希望你能指点我去东海的路,顺便帮我张罗需要的东西,像是衣服或干粮之类的东西。”
“但这些东西不可能马上准备好,公主还是先留下来歇息两天,等一切准备齐全了再上路,可好?”弘福大师知道劝不动公主,也只能尽可能地将公主出发的时间往后拖延,好让自己有时问派人通知宫内的王妃。
“好呀,那就拜托你了,大师。”
柳若笙露出欣喜的笑容,看起来像是对弘福大师的话深信不疑,可实际上,她大略猜得到弘福大师在打什么主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霄
敖修
柳若笙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