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别着急,姊姊也没别的意思。」璘太妃暗暗一叹。
先帝爷在世时,两人为了争宠成天互斗,结果反倒让瑜妃得了先帝爷的专宠,还将皇位传给瑜妃生的七阿哥,瑜妃一跃成了皇太后,她们两人落得一场空。如今先帝爷不在了,姊妹两个也都上了年纪,还有什么可争可斗的?只能在宫里互相扶持作伴,共同度过后半生,可偏偏璃太妃那张嘴总是吐不出象牙来,非要惹得她来一场唇枪舌剑不可。
「唉!」璃太妃歉然地叹口气,扯开话题问道:「姊姊,霁华当真看上两江总督的女儿?」
璘太妃微笑地点头。
「是呀,霁华的性子是古怪了点,满京城那么多郡主、格格他没一个看得上眼,我正愁他的终身大事不知要拖到何时才肯办呢,幸好这趟办差没白费劲,让他自个儿找着了媳妇儿。」
「可是……苏承应是个汉官,汉女坐上王府福晋的大位,这样妥当吗?」璃太妃脸上一副「霁华要是我儿子,我绝不会答应」的神情。
「那我可管不了他,从小他就是那个脾气,平时对什么事都好象看得淡淡的,啥也不去争,旁人替他急得要命,他却有没有都无所谓的态度,可一旦他开口说『要』,那便是心意已决,谁都改变不了。」知子莫若母,她太了解霁华了。
「听说那苏含羞原与艾刹有婚约,却在艾刹被削官撒职后提出退婚,这样一个攀权附势的势利女子,娶进门只怕有辱皇室,将来宫内节庆大宴,六额驸和苏含羞少不得会碰上面,那时候……岂不是叫六额驸尴尬难堪吗?」
璘太妃听到这儿,大体从璃太妃话中听出了些端倪,敢情璃太妃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着想,深怕苏含羞入宫后,会让霁媛和艾刹之间的感情投下变数。
「当初这件事的内情,妹妹应该比我清楚才是,更何况退婚的人是苏承应苏大人,若说受委屈,苏含羞应该比谁都委屈。」璘太妃神态从容地喝着茶。「媛儿和六额驸之间夫妻和合,幸福美满,妹妹似乎不用太多虑,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我等着抱孙子玩就行了,何必替他们担太多心。」
璃太妃颇不以为然。
「姊姊说的是没错,我只是见不得堂堂一个豫亲王竟要迎娶小汉官之女为妻,你不怕霁华将来又会成为兄弟中的笑柄?」璃太妃话出如风,待惊觉又说错了话已来不及了。
璘太妃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反正霁华从小就被嘲笑惯了,他既已决定娶苏含羞,想必也不会在乎兄弟是否会笑话他,而且苏承应是两江总督,官也算大的了,光是能生出一个让我那眼高于顶的儿子看上的女儿,冲着这点,我还真该谢谢他。」她掩口轻笑起来。
璃太妃碰了个软钉子,脸色讪讪地不再说话了。
「妹妹,来,帮姊姊物色聘礼。」璘太妃十分姊妹情深地挽着璃太妃的手。「你说说,我该送什么大礼给我的新媳妇儿好呢……」
☆☆☆
当皇宫内正在为霁华的下聘礼忙得不可开交时,霁华人在总督府私下召开一场「家审」,主审是他,陪审是苏含羞,受审讯的人自然是苏承应了。
「苏大人,含羞已经答应我的求亲,日后我得改口称呼您岳父大人了。」他温和有礼地开口,先礼后兵。
「卑职不敢、不敢。」苏承应坐在下首,恭敬地拱了拱手。
这桩婚事的确定,让苏承应的心情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因此忽略了霁华微带冷冽的面容和含羞忧心忡忡的凝视。
「既然今后都是一家人,那么有些话我就不隐瞒了。」霁华看了苏含羞一眼,便转向苏承应正色说道:「岳父大人,您治下的扬州知府上折子参了您一本,这件事您可知道?」
苏承应有些尴尬,嗫嚅地问:「不知扬州知府参卑职什么?」
「贪没赈银。」他不迂不回,直接说道。
苏承应一听,脸色「唰」地煞白,两眼呆睁。
「爹,您真的这么糊涂,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苏含羞按捺不住地惊跳而起,喊得一声比一声恐慌。
「我……」他畏怯地斜瞟霁华一眼,两只眼慢慢低垂了下去,盯着地面呆呆地出神。
「据报,一百二十万两赈银流向不明,这一百二十万两如今在哪里?只要岳父大人将这笔钱如数交出赈济灾民,本王爷可以上一道密折给皇上,请皇上给您留一条活路,不要追究到底。」霁华低沉而有力地说道。
父女两人同时转过头来看他,苏承应满脸呆懵,苏含羞则是充满感激地望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齐晏
霁华
苏含羞
古色古香
豪门世家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