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早倒了,皇上也死了,婚事同样的早该不算数了!”璇芝反驳说。
“可是,你爹和牧雍的爹仍是很认真呀!”
棠眉说:
“另一方面,你爹也不是盲目的把你嫁掉,他最疼你,怎舍得你受苦呢?你没见过牧雍,可你爹看过,说他长得一表人才、器字非凡,心里喜欢得不得了,所以才执意要你嫁,你一点都不用担心牧雍的人品。”
“他再好,也不过是个陌生人,我和他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哪能做长久夫妻呢?”见母亲也说不动,璇芝心急了。
“什么感情?那都是坊间艳情小说乱写的。在我们那时代,婚前谈感情,都要活活被乱棍打死的,多丢人呀!”
棠眉教训道:
“真正的感情,是在媒定亲成,有名有份以后才慢慢培养的,像你姑姑、姊姊们,不都嫁得风风光光、快快乐乐吗?”
“我不觉得她们快乐,她们是可悲……。”璇芝说。
“好了!你再说那些女子有权自己找丈夫、离婚或再嫁的话,我就要生气了!”
棠眉失去了耐性,“你爹为你痛心,人都病了,而我生了你这不孝的女儿,不如也跟你绝食死了算了!反正你哥哥、姊姊都已成亲,我就剩你这块心头肉,要去黄泉,我们母女俩就一块去!”
“娘,求求你……”见母亲说的如此决裂,令璇芝难过的趴在母亲的怀里哭着。
“娘也求求你呀!”棠眉的眼泪亦是止不住。
怎么办呢?这世界她什么都容易拋弃,命也可以不要,但唯独亲恩是万万舍不得的呀!
她哀叹一声,紧咬着唇,那种束手无策,进退两难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
冷月无声,寂静的夜里传来阵阵的花香,袭得人有些昏然。
按百花历上,阴历二月正是“桃夭,玉兰解,紫荆繁,杏花饰靥,梨花溶,李花白”的时节。
百花娘娘生日刚过,院里的一棵槐树,犹挂着彩绸及用五彩纸剪成的小旛旗,在风中微微飘着。
璇芝站在窗前,轻轻念道:“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今年姊妹间的赏红和花朝宴游,她都没有心情参加。
两个月的抗争,她终于投降了!
本来嘛!以她一介女流,想对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无异是以卵击石,她试得好辛苦呀!
她走回妆台,煤油灯影影绰绰,把漆金锦盒中的玛瑙如意映得一片莹红艳光。
这是棠眉方才开库拿来的,还特别交代她说:“这就是你的订亲信物,可价值连城呢!徐家也有一柄,是鲜绿翡翠的。这原是宫中的贡品,皇上一时高兴,赏给我们两家的。所谓‘分是如意,合更如意’,你和牧雍的婚姻是受过极大的祝幅呢!”
可祝福的人已成黄土一抔,旧日承诺却未随摧枯拉朽的帝朝灰飞烟灭,反倒还在人间阴魂不散。
她双手托起如意,绛红色泽中透着凝脂般的光华和盈盈的水影,柄上刻着精致的菊兰芷若,攀沿至前端的灵芝,更化出一只飞舞的彩凤。
她轻梳着金红镶珍珠的垂络,很清楚父亲重视它的程度,因为它代表一个理想、一份事业和一段情谊。变法失败后,有人惨烈牺牲,有人奔散流亡,在各自分飞里,如意就更具有象征及怀念的意义。
承诺不可破,如意又必须相逢。这婚事不关她一人,有太多历史和情感的包袱要负载,这或许就是宋徐两家所以要坚守这桩婚姻最主要的原因吧?!
锦盒底陈铺着一张大红的订婚名帖,除了当事人之外,还有十二位证人的签名,个个都是名流显贵,更显得此事的慎重和意义不凡。
璇芝慢慢记起来了,她的命运似乎早在徐家的掌控之中。比如她的名字,按家中五个姊妹的排列,她原本该叫宁欣;一岁订亲后,才改为璇芝,取其意即玉灵芝、玉如意。
五岁时,母亲预备给她缠足,开始要折骨、放血及里布,她哭叫着不肯,还生了一场大病。
父亲请来的一位留日医生说:“这是摧残孩子呀!以令千金的体质,若真缠足,一生孱弱多病,并且会因病早夭,不可不三思。”
父亲为此特别和徐家商量,直到对方同意了,她才免去缠足之苦。
十五岁踏出家门,去念仰德女子学堂,也是经过徐家肯首的,因为徐牧雍正欲往北京念大学,而他不反对有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妻子。
一大堆的原则及恩义把她的命框得死死的,她却满心不甘,不想成为祭品,想想,若她有珣美勇于冒险、不顾一切的个性就好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徐牧雍
宋璇芝
相亲逃婚
失而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