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草(3)

2025-10-08 评论


“我不会打扰他。”宗天做个顽皮的表情说:“我只是想看看,他如何处理他那位漂亮的‘女学生’。”

“宗天,你都二十一岁了,对不对?”秦鸿钧突然正色说。

宗天跟了师父三年,深知他的脾气,一听到他那严肃的声音,就立刻收起笑脸,中气十足地应一句——

“对。”

“你从十八岁起,就听从你爷爷的命令,随我云游四方。我和你之间,名为师徒,实是叔侄,彼此又有着父子般的感情。”秦鸿钧使劲地往他肩上一按说:“我这回郑重地告诉你,远离是非,别去上海,送了药就回来,不要让我对族人及你父母难以交代!”

“是的,师父。”宗天识时务地回答。

“你呀!人是聪明绝顶,就可惜太过眼高于顶,目中无人了,以为天地都在你脚下,要抓你就像抓一阵风似的,使不着力。”秦鸿钧摇摇头,叹口气说:“你和季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太率性,一个太沉重,如果能够综合一下就好了。”

这些话,宗天可听多了。他不认为自己和季襄差别多大,他们骨子里都是喜欢孤独,淡泊名利之人。他有一屋的药草,季襄有一室的矿石,就够满足他们一辈子了。

区分他们的,只有家庭的背景及包袱而已。

宗天换个坐姿,想再继续读书,外面却传来一阵宏亮宽厚的歌声,和着摇橹的节奏,十分吸引人。

歌词因用土话唱出,听不太明白,但音韵拍子却很容易抓住。宗天一高兴。

便拿起身旁的短笛,钻出船舱,跟着歌儿吹奏,由简单到花俏,竟成了一首他很熟悉的曲调。是什么曲名呢?他实在想不起来。但这一点都不减他的雅兴,对着澄碧江面,对着聆听的人们,他将音符一再重叠,大伙也唱得欲罢不能。

忽地,所有的歌声戛然而止。四周的风不动,天上的云不飘,甚至河里的水也无波无纹。宗天的笛声因此停顿,断于激越的高音。

一条船驶来,中等大小,舱体通白,般柱缀结着白布粗麻,还有一串连垂的白灯笼。

但最引人注意的,是站在灯笼下的一位清丽少女。

她看起来年纪极轻,也是一身缟素,衬着她面如桃花,眼若秋水,两条乌黑的长辫垂于胸前,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宗天从小到大,还没见过那么触动他心弦的一幕,尤其那女孩,让他的眼睛不自觉的发出亮光。

船缓缓由他面前划过,他与她四目交接,感觉之奇妙,如水泛潮汛,流入心田,漾在彼此间,再旋涌漫漪成天各一方,河海不枯,则记忆不散。

她的船远了,他的也远了。

宗天兀自站立不动,视线紧紧相随。

“秦少爷,你不避着点,还猛瞧他们做什么?”船夫压着嗓门说。

“那位姑娘是谁?”宗天只问。

“还管她是谁?你没瞧见那披麻戴孝的阵式吗?这是一条丧船,专门替人运棺回乡的,所有的人见了,都要回避,连大气都不敢吭一声,深恐沾了那股阴气,你难道不怕吗?”船夫在他身后说。

宗天左右一看,河上的船果真全散到另一岸,不闻声也不见人,像躲瘟疫似的,偏偏这瘟疫,恰是他脑海中惊叹的朱颜绝色。

她……应该也会往宿州镇泊船吧?这样美丽的画面,若只成了惊鸿一瞥,不也是人间一大憾事吗?

船洄过一个弯,山没入河中,平展出一片如镜如画的碧湖。

湘文扶着船桅,耳旁仍萦绕着那勾起她许多回忆的笛声。

还有那吹笛的年轻男子,一身灰蓝长袍,立于船上,如玉树临风,叫人痴愣。而他的眼睛,如此大胆、如此专注,与她胶着地对视。若是火,足以焚去她的意识;若是冰,足以冻结她的思绪。

在船擦身而过的一剎那,似乎是避不了的。她有一种初次被男子看尽看透的感觉,就是此刻,她的心仍扑通扑通地乱跳着。

“湘文,你还待在外面做什么?还不快进来!”苏照奎在船舱内喊着外甥女说。

湘文立刻低头闪入帘内,里面两具深色的漆木大棺占了大半的空间。朝西的方向,立着两个牌位,一是“范公申亮之灵”,一是“范母苏氏玉婉之灵”。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我们是丧家,不可以随便给别人看见,免得触人霉头,你怎会还出去呢?”苏照奎燃着手上的香说。

“我听到那笛声了呀!那是我娘生前最爱唱的一首曲儿,就叫‘琉璃草(3)’。”湘文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秦宗天 范湘文 一见钟情 别后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