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伊拉克那边拍拍屁股走人,这仗不就用不着打了嘛!”
如果战争可以这么简单该多好——希踪停下笔,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这一个月来她完成了十九份采访稿,拼命程度让主任叹为观止,直问她是不是失恋了。她没有失恋,只是急着找房子,打算搬出那栋一个人住显得过于空旷的别墅。
不想再思考这些无意义的话题,她将手中所有关
于非典型性肺炎的资料整理好,下午还要在例会上讨论呢!
希踪的神经刚刚放松,却听到极不和谐的声音——
“我希望它打仗,我活了快三十年,还没见过真正的打仗是什么样呢!九一年海湾战争的时候我还太小,没看到那一幅幅炮火硝烟的场面,这次我可得好好欣赏欣赏。”这是像他这样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大多想法。对没见过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情有可原。
与他相比,三十而立的男人就失了这般锋芒,“欣赏什么?你自己怎么不主动申请去伊拉克做战地记者啊!就待在那炮火轰炸出的土坑里,等着看最最现场直播的战争画面,那多过瘾!”
“正当青春年华,我还不知道我老婆长什么样,要是就这样壮烈了,那多可惜啊!我又不傻!”
有人就很傻!希踪猛地甩甩头,想甩掉一脑袋的榆木疙瘩——不能想,说好了不再想战争,不再想正处于风暴中心的他——她拿起早已冷掉的早餐,大口大口地咬着再直接吞下去,连咀嚼的过程都省了,只是机械地填饱自己的肚子,为身体找点活干。
偏偏同事们正聊到兴头上,围着电视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听说已经有很多外国记者驻扎在巴格达,准备随时对这场可能到来的战争做最全面的报道。到时候,照片、影像资料会在第一时间传过来。哎!我听说希踪的男朋友就是战地记者啊!希踪,你男朋友去伊拉克了没有?”
聊天的几个电视台同事一致将目光对准希踪,在众人的注视下,包了满嘴食物的希踪傻愣愣地瞪大眼睛。嘴巴被堵上,她找到名正言顺的理由不开口,又是摇头又是用手比划。最终,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她干脆直接冲进茶水间,堂而皇之地将自己解救于危难之中。
躲到了茶水间,她却躲不过自己的心。原来想要忘记一个人这么难,两个人可以分手,可是相爱的心却很难分开。她该怎么办?她不想再这样下去啊!
驭鹰,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驭鹰——
☆☆☆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老大,今天咱们出去做些什么?”阿曼从外面走进来,顺手捡起桌上的水果补充维C。
驭鹰坐在位于巴格达的巴勒斯坦饭店大堂内,万般惬意地喝着他的咖啡,完全没有置身于风暴中心的
感觉。“寻寻,所有设备准备好了吗?咱们一会儿出去作一些战前记录。”
“已经全部在车上了,老大,咱们今天就开始行动吗?”身为阿拉伯人又美丽可爱的寻寻是整个饭店最受欢迎的记者,好在驭鹰和阿曼都精通阿拉伯语,驭鹰又是第二次光临此地,比其他国家的记者要方便许多。
放下手中的报纸,驭鹰状似无意地问道:“其他国家的记者都有些什么动静吗?”
说到正事阿曼收起玩心一派正经,“已经有不少记者开始准备撤离了,如果美国的速度够快,我估计一周内战争将有可能到来。”
这就是战地记者与新闻记者的不同,新闻记者采访的是新闻,战争不是他们跟踪的目标。而驭鹰带领的三人小组,却是为了记录下战争才来到了这里。他们这几天充分地放松,适应环境、地形、气候,以准备可能到来的战争。相对的,别人的撤离就是他们准备进入工作状态的开始。
阿曼对自己手头的工作作个简短的交代:“另外,几家国际电视台、杂志社和报纸已经向我们发来传真,第一笔预付款已经到了瑞士银行的账面上;看他们这么急,恐怕……战争不远了。”
驭鹰点点头,明确工作部署,“这两天咱们主要是熟悉地形,以九一年海湾战争分析,我估计如果真的开战将有可能从连续性的轰炸开始,你们要准备好跟我冲进炮火。”他们三个人不是第一次合作,战争、灾难场面着实经历了不少,开着车、执掌镜头穿梭在轰炸声中也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哦!对了,”阿曼似乎想起了什么,“刚才我跟那几家电视台、杂志社和报纸联系的时候,碰到了香港的一位记者朋友。他跟我说香港正在爆发一种名为‘非典型性肺炎’的传染性疾病,他还说中国广东地区也正在逐步蔓延。老大,你要不要打个电话给希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于佳
驭鹰
覃希踪
一见钟情
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