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又逃婚了_作者:封刃作书(101)

  宁玉瑶拽住了宁珏的袖子,擦了擦眼睛,她使劲地摇着头,又问道:“父皇的身体如何了?为什么谁都不见?”

  宁珏轻哈了一声,眸中闪着幽邃的光。“现在除了母后,谁都见不到父皇,我和光王都一样。问过太医署的人,他们也不肯透露分毫。现在朝堂之事,多由诸臣共议决断。你不必担心,有母后在呢。”

  话虽如此,可宁玉瑶哪能不担心?皇室之中虽血缘单薄,但是她是天子最宠爱的女儿,父女之情远非其他皇子、公主可比拟。出了这档子事情,她怎么可能放心得下?“有没有办法见到父皇一面?”宁玉瑶满是期待地望着太子。

  宁珏摇了摇头,敛住了眸中的痛意,他低叹一声道:“瑶儿,你别打乱了父皇的计划。”

  宁玉瑶闻言一惊,难不成是假的?为了引蛇出洞?心稍稍地放宽,但她仍旧说道:“我还是要想办法见父皇或者母后一面。”顿了顿,她又问道,“皇嫂呢?怎么不见她?”太子妃长孙若水与兄长感情甚笃,向来是形影不离的。可是现在,来到太子府好一会儿,都不见她的人影。再者府上弥漫着一股低沉的气息,难道是——

  宁珏心中满是酸涩,苦笑道:“她不在了。”见宁玉瑶一脸震惊,似是误会了什么,他又补了一句道,“你若想见她,便去舅舅府上吧,顺便看看能不能将她劝回来。”

  宁玉瑶连声追问道:“什么意思?嫂子她离开了?为什么?”

  宁珏怅叹了一声,应道:“还是前些日子的事情了,我们之间有点误会,害得她腹中孩子出事,她一气之下便回到了娘家。”

  太子妃滑胎?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她腹中的可能是未来的嫡长孙!宁玉瑶瞪大了眼睛,开口道:“难道是府中的姬妾争风吃醋,伤到了皇嫂?”

  “不是。”宁珏摇了摇头,又补了一句,“但是也相差不远。你还记得秦国公府上的小姐么?”

  “秦仪?”这位可是光王的心上人,只不过她一直追逐着太子兄长的身影。

  “是的。”宁珏沉重地点了点头,“她想要进太子府,我自然是不愿,没想到她会如此恶毒,宁愿毁了自己的清白,也要入府中来。”说起了这件事情,宁珏的心中仍旧是积压着一股火气,他与秦仲相约,谁知道是秦仪假借自己兄长的名义,还在暗处做了手脚。她不惜抛开世家女的颜面,也要生米煮成熟饭。这事情恰好被寻来的太子妃撞破,情绪激动之下失足倒地,害得腹中孩儿也流掉了。像秦仪如此会算计的女人,他哪里愿意、哪里肯娶?太子妃伤心之下回到了娘家,而之后便是传出天子病重的消息,他一直忙碌至今,都没什么空闲去请回太子妃。

  宁玉瑶听闻这段故事,不知道是该骂还是该笑,她斥了一声:“真是荒唐!”顿了顿,又问道,“光王那边如何?”

  宁珏叹气道:“自然是怒不可遏地冲入了太子府中。”以秦仪的家世,当个太子侧妃足矣。他不愿意纳秦仪为妃,一来是自己不喜她,二来还是因为她是弟弟的心上人,夺人所爱并非是君子应为。他不愿再加深两兄弟的嫌隙,可偏偏事不如人愿。

  第55章 凤还巢

  光王府。

  宁琅看着坐在下方的楚家兄妹,面上始终挂着一抹温润的笑容。“阿昭你在外游玩如何?外头的风物与京都有何不同?途中可遇到什么趣事?”宁琅对楚昭的游历十分感兴趣, “要不是后来朝中政务缠身, 不然我也往南边走一趟。可怜啊, 连给阿昭你写信的时间都难以挤出了。”

  楚昭不明白宁琅的意思, 更不想主动挑起某些话题。她只是微微一笑道:“越往南去, 景物越是柔丽温和,与京师相比, 各有千秋。”顿了顿,她又道, “光王您日后应有的是机会出去。”

  “未必。”宁琅叹了一口气, 眸中意味深长。他拍了拍手,在门口等待的侍从立马捧上了一幅画卷。宁琅将它瘫在了小几上, 兴致勃勃道,“近日得到了一副古画,摹写地正是江南的图景。有歌谣称‘山青青, 水蓝蓝。通幽静,峰回转。小桥旁, 绿树掩。江南春, 美无限’,今日请你过来, 一是叙旧,二是让你来瞧瞧这幅《江南游春图》。”

  楚昭起身瞧了一眼,应道:“青山叠翠,群峰耸立间, 云雾缭绕。再看近岸,水天相接之际,一叶小舟悠然行于湖中,十分自在。”

  宁琅一颔首,又朝向了楚晖,问道:“楚晖,你怎么看?”楚家乃当朝世家之一,底蕴深厚,可不是一般的伧鄙武夫。楚家的两位公子都文武双全,辉如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