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驸马_作者:笔锋纵横(48)

  宁国公这个人非常聪明,在关键时刻总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忙着为儿子辩解,反而出人意料说了这番话,其实是存了颇多心思的。

  在萧冠还是皇子时,吕霖便是他的老师了。可以说,他比任何人了解皇帝的性情。

  萧冠最讨厌的是,莫过于别人指责他的做法,无论对错。因此,吕霖特地把话风往这个方向上引。他知道这么一说,萧冠十有七.九是不会同意陶慎的请求。

  果然如宁国公所料,萧冠听完后就立刻否定了陶慎的意见:“朕已让大理寺处理此事,武安侯难道觉得朕的做法有问题么?”

  *

  伴君如伴虎,为官之道:站得位置越高,越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陶慎为官多年,一直谨言慎行,如果不是儿子身陷牢狱之灾,他是断然不会在自以为是的萧冠面前说出这番话的。

  武安侯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忙向萧冠请罪。

  “罢了,朕念你爱子心切,姑且不和你计较。”萧冠面色骤然一冷,“至于陶策之事,朕已经做出了决定,你就不要再多言了。”

  陶慎听罢,耷拉着眼皮,他忽然感觉自己头顶上被一片乌云沉沉压着,压得他几乎窒息,难以喘.气。陶慎的人生从来没有如此无力过,灰暗过。

  春.心.动的药效只存在半个时辰内,这时的顾云璟已经清醒过来了。她像一个审时度势的生意人,静静看着宴会中的一切风云变幻。

  顾云璟知道陶策是因为给她解围,才惹出这么大麻烦。不管怎样,她都会尽全力救出陶策。陶策对她不仅有今日的挡酒之情,还有昔日的照拂之恩。

  她脑海中构思着一个个营救陶策的计划,手指在手心上飞舞着,像是在写些神秘的东西。突然间,少年目光明亮了起来,看情况是已想到救陶策的办法。

  顾云璟和陶慎不同,她是绝对大庭广众场合下向萧冠求情的。因为这样一来,其实是在给皇帝出难题。

  皇帝已经下了旨意,他若是听从陶慎的,那么就相当于证明自己错了。可若是不听,又不忍心看到武安侯为儿子泣涕涟涟的模样。这么一分析,萧冠确实是挺难做的。

  相比之下,宁国公的话说得太有水平了。虽然有给皇帝和武安侯引战的可能,可说到底也在无形中给萧冠一个台阶下,不至于让皇帝无法回答陶慎的话。

  姜还是老得辣,顾云璟不得不佩服宁国公吕霖的高明之处。顾云璟知道就算她现在站出来为陶策说话,可能也不会给对方带来多少利处。

  吕霖老谋深算,他和皇帝间关切很亲密。自己可能刚说一句话,吕霖便有千万种说法来阻止她为陶策辩解。看吕霖说话这阵势,指不定没扯几句,他又很快借势把话题转到自家父亲镇远侯身上。

  顾云璟瞻前顾后,觉得在宴会场上还是三缄其口比较好。在驸马保持沉默的同时,萧慕雪有想过挺身而出为陶策说情。不过顾云璟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后,六公主便已打消为陶策求情的念头。

  再说在场的几位皇子,昭王萧淙和武安侯关切很冷淡,他犯不着为陶策说话。安王萧湛和陶策也没多大交情,当然也不会出手相助。至于康王萧涟和端王萧洋,则更是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因为陶策之事,一场好好的归宁宴戛然而止。晚宴再摆,估计大伙也没心情吃,萧冠干脆直接下令,取消晚宴。

  众人从午宴场上散去后,公主驸马也相继离开了皇宫。坐上马车,缓缓出宫。

  “驸马,我总觉得陶策之事有太多让人疑惑的地方。”萧慕雪沉声道。

  顾云璟道:“不妨说说。”

  “我觉得陶策做出如此行径,肯定是喝的酒水有关。”萧慕雪用微妙的眼神看着顾云璟,“可总觉得似乎也不像是酒的问题。”

  萧慕雪回顾了下场中情景,娓娓道来:“吕仲的本意绝不是要让陶策喝酒,陶策是代替驸马喝酒才出事的,深究到底,吕仲想要害的人是驸马。”

  “这很容易想通,可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驸马在陶策之前便已经喝过吕仲端来的酒,为何你没事?而偏偏陶策出事了呢?”

  萧慕雪到底还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顾云璟悄悄躲开她的目光,微微摩挲着食指,随意说道:“可能我比较幸运,逃过一劫吧。”

  为了缓解凝重的氛围,顾云璟故意哈哈说道:“难道公主希望我出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