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都讶异了。
紧接着噗嗤几声笑。
林牧坐在自己位置上,低头看单词,听见班里笑声一浪接着一浪。
季舟白也不红脸,拿板擦往讲桌一敲:“有意见你上来!”
她突然又想到个什么点子,往林牧那里瞥了一眼,抬起下巴:“我明天还带早读。”
笑声更大了。
骄傲的季舟白没被这样看轻过,还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因此又敲桌子,等人都笑够了,才开始领读。
她从外教和光盘里学来的,当然比这群人的发音好听。
但除了林牧,没人听出她发音好听,单觉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于是安静地跟读。
英语老师见了,都吓了一跳,又突然想到什么,对着季舟白叽里呱啦一阵英语,试图考验季舟白的口语。
季舟白脸上写满疑惑,她漫长的双语教育教出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她,发音也是耳濡目染出来的,但对话,她只会: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顺带会几句粗口,但已经戒了,此时听见鸟语,脑袋大了两圈。
但是站在讲台上,总不能下不来台,随口道:“哦……OK。”
林牧憋着笑。
等她下来,林牧递给她一张纸条。
上书:老师说:你怎么也上来领读了?现在班里实行轮流领读的制度吗?你的发音很好听,是自己学习的吗?你不如当英语课代表吧。
季舟白脸色一变。
嗯?英语课代表!
但是她突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立即写纸条:
我觉得让大家轮流领读挺有意思。
把纸条一叠三折,戳戳前排李春丽:“给林牧。”
李春丽再往前传。
一张纸条跨过半个班,到林牧手里。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传的到底是什么可怕的玩意儿。
季舟白晃着凳子等林牧回复。
等快要下课,纸条传回来了:
可行。
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认同,季舟白憋不住笑。
李小川传纸条:你笑啥。
她传回去:后天你领读英语。
季舟白看见李小川打开纸条后惊恐的脸,忍不住无声地大笑。
“季舟白——”老师喊她,她立即站起来,“OK。”
又是一阵大笑。
“第十四个选什么?”
季舟白低头匆忙翻卷子:“A!”
下课铃响了,老师赞赏的眼神就没有收过。
她翻参考答案,发现自己蒙对了。
难道英语课代表就是她了吗?她想追出去,林牧已经拉住她:“我们去找班主任,说一下这个轮流领读的事情。”
李小川跟在身后哀嚎:“别啊——别——林老师嘴下留情!”
然而木已成舟。
之后按值日表轮流来,每人一天,以防有人忘记,林牧还在黑板上写下当天领读的同学。
领读的同学的名字挂整整一天,会得到各个科任老师的注意与提问,以及,因为一点微渺的进步就得到的夸奖。
季舟白就被林牧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名字挂在黑板上一天,得到了格外的关照。
第三天,李小川前一天精心准备了,对着磁带学了半天,他妈妈啧啧称奇,又给送来一面锦旗。
但是站到讲台上,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林老师是林老师。
他结结巴巴,引来了好多笑话。
明明自己在家小声读的时候,没感觉这么别扭,等大声读出来,他一个一米九出头的汉子,一张脸憋得通红,被季远山嘲笑像个红萝卜。
有几处发音错误,被季舟白纠正了,他看着季舟白就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竟然也支撑了一整天。
恰巧这天,他妈妈来送锦旗,扒在后门看李小川的表现,欣慰得眼泪汪汪。
班主任陪同着:“现在李小川很努力,上次考试进步很大。”
而李小川又因为看见妈妈在后门,更是抬头挺胸,不自觉地紧张拘谨,走路都险些走正步,惹得季远山和季舟白大肆嘲笑。
课下,他虚心求问林牧,自己有何不足。
林牧说:“多上来领读就好了,第一次表现很好。”
李小川已经很笨了,许多人自认比李小川聪慧,当然也不肯落到他后面去,因此,直到季舟白请假这天,效果一直不错。
季舟白请假是在周一下午,和季远山一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