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吗?
“王爷,您该回去准备迎亲的事宜了,莫要错过良辰吉时。”太常丞李政在身旁恭礼道。
秦一笑眼含深意又觑了眼他,随转身回礼,“多谢太常丞大人提醒。”
李政微微笑道:“今日乃王爷人生之乐时,遗憾下官需在家侍奉家翁不能亲自到场恭贺,下官便在此先行恭祝王爷与王妃琴瑟和鸣,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说着,再一拜。
秦一笑随回礼,直觉告诉她,李政还有话要说。
“王爷,下官虽无法亲自将礼送到场,不过犬子崇会代下官将薄礼送往王府,还望王爷莫要嫌弃。”
……
【还望王爷莫要嫌弃。】
李政的话仍在耳边徘徊,能听得出他话中有话,其态度更是让人难以捉摸。
“皇兄,你在想什么呢,该出发了。”
秦济的话声拉回了秦一笑的思绪,同样也将因为李政的话而暂时平静下的紧张再次腾跃,紧攥的手心里渐渐感觉到些许湿润。
“好……我……就来!”
就来,你且等我!
作者有话要说:
不少资料参考:度娘!度娘!度娘!以及我的脑洞理解。
腰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级玄端服配的是水苍玉纯组绶,我看到配饰里有佩玉分别,公侯是上悬于而朱组绶,所以我这里就用公侯配饰。
还有九旒旒冠,我查到的资料的是士大夫成婚时戴的爵弁,没有亲王级的,所以自己编造了个头戴旒冠。
告庙的事是我瞎编的,若有考据党还请手下留情。
emmmmmm……当时改了又改,感觉还是有点不满意,可知识存量依据无从下手……
第100章 第100章 迎亲
日头渐西,明艳的光芒亦变得暗沉,在天际边洒下橙黄的光辉,天色仅比手中灯笼散发的光芒亮上些许。
一盏盏精致的宫灯提在侍女手中,莲步轻移徐徐走在长街之上,晚风吹拂过她们的发间,吹得佩饰叮叮作响,响声却盖不过两侧百姓翘首而望的好奇,他们生长在天子脚下,时常能看到权贵间的联姻,但他们鲜有见到皇室的亲事,就连最近一位也都是好些年前的事了,更别说是摄政王的迎亲,哪个摄政王不是早早就已成婚的,年纪轻轻就成了摄政王的也就当前一例。
如今的摄政王出身军营,迎亲之列中多是军营将士,连执宫灯的侍女中前列几位也都是无归军中的女兵,可叫他们开了眼见,当真是前无古人。
墨车的轮子轱辘滚在道上,两侧特地跑来的百姓中随响起阵阵私语声,惊讶与好奇纷纷投在墨车上正襟危坐的秦一笑身上。
“这就是摄政王?长的可真是好看。”
“可不是,早就传言摄政王貌随其母,如今看来果不其然,当真是玉树临风。”
“稀奇啊,你这粗人竟然也懂什么叫玉树临风!”
“去去去,这么简单的意思谁不懂!某家不止知道玉树临风,还知道什么叫气宇轩昂,某家觉得吧,这词放在摄政王身上当真是契合,可比那劳什子的幽王合适!”
“你可小点声,被人听见了可讨不到好。”
“怕什么,这传闻多去了……”
后边的话秦一笑听不到了,也无法回头去找到底是谁说的,但是,不可否认她很喜欢刚才那粗汉子说的话。
耳边低窃的语声很是嘈杂,秦一笑要集中精神才能将他们一一分辨,从中依稀听到了与楚长乐有关的话题,才起不久的好事心当即消散。
直挺的脊背挺得更直一分,似有些僵硬,耳畔不再是嘈杂的低窃,而是从腔中传来的跳动,怦怦地像是谁在擂鼓。攥紧的双拳又是一攥,秦一笑才发现手心里早已被汗水浸湿。
微微张开些许,蜷曲的十指很是僵硬,像是刚从冰天雪地里刨出来,僵得难以动弹。
吹来的冷风钻进了袖子,冷却了掌心里冒出的细密汗迹,也冷下了胸腔里跳跃得像是要炸开的心脏。
长长吐了口气,秦一笑定了定心神,双目视前目不转睛。
迎亲队伍很快就到了楚府所在的街上,耳畔的嘈杂随之消减,唯有心中的那份紧张不减反增,愈烈的心跳似是要冲破胸腔的桎梏跳出体外,依稀感觉到被抽走力量的四肢略有些无力。
视野的前方出现了两盏高挂的灯笼,灯笼上贴了两张囍字,正随着被风捉弄的灯笼摇荡。灯笼下站着一些人,他们躬立在两侧,在他们的前头有两个人,一老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