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桃夭_作者:或许有一天(108)

  彼时众人各有算计,谁又知何为黄雀?

  第57章 出其不意

  这世上从不缺聪明人,燕王自然也不会是个傻子。

  从他来边关之前就猜到, 此行恐怕少不得磋磨。而他唯一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那些兄弟竟然如此丧心病狂, 竟是不惜戕害了边关的百姓军士, 也要借胡人的手除了自己!

  他是第一个察觉其中阴谋的人, 至于那什么天马根本就是个幌子。可他知道又能如何呢?身在局中, 大势所趋,他并不能再信任任何人, 于是瞒着所有人玩了一出金蝉脱壳。然后回头再想想,自己来这一趟光吃亏又怎么行, 当然要给自己捞点好处了。

  驻守边关的宴擎, 就是燕王给自己找的好处!

  别看如今晏家好似落寞了,宴擎作为晏家仅剩的嫡系也不过是个三品武将, 还常年驻守在边城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晏家的能量并不止于此,晏家世代将门,一代代人积累下来的不止是威望, 更有数不清的人脉。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朝中武将有近半都与晏家有牵扯。

  不是所有人都能铭记过往,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忘恩负义。这近半的武将中, 只要还有三分之一记得晏家的好,对于燕王来说就已经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了——当然, 如果晏家的影响力再大些,或者宴擎的官职再高些,他也就不敢招惹了,否则皇帝对他再是宠爱也不会放任。

  燕王心中一番盘算, 终于对身边的侍卫道:“去请宴将军进来吧。”

  宴擎来了,他也不傻,行礼后开门见山道:“南城门外来了一群胡兵,他们带着王爷的车驾,宣称生擒了王爷,以此要挟将士们打开城门。”说着顿了顿,觑了眼燕王神色,看不出什么便又道:“末将自知王爷英明神武,那不过是胡人虚张声势,因此便让人拒了。”

  燕王知道他的意思,是怕自己怪罪才来走这一遭。许多事两人其实心照不宣,但燕王显然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宴擎,让他置身事外,因此长叹一声道:“宴将军过誉了,本王哪里是什么英明神武啊,明明是被人追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这话说得有些过了,也没人会如此自贬。可这样的话出自燕王之口,听得宴擎眉心一跳,顿时将心中的警惕又添了三分。他更谨慎了,思量着开口道:“边城有变,此乃末将之过。”

  燕王闻言一时没再说什么,只定定的看着宴擎,那目光似乎平静又似乎带着谴责,仿佛真觉得边城之变是宴擎的过错一般。然后在宴擎觉察到后,他又移开了目光,开口说道:“这岂是将军之过。我虽不善兵事,却也听到了些关于城破的消息,实为国贼所为!”

  说到最后一句时,燕王的声音陡然加重了许多,仿佛咬牙切齿,也仿佛意有所指。

  宴擎听出来了,但他并不想接茬,于是道:“无论如何,末将都有失察之罪。待到胡兵退去,末将自当上书请罪。幸而殿下万金之躯无损,末将此番带了些人来,正可守卫殿下。”

  燕王倒也不恼,事实上他一直都知道晏家人从不参与皇权之争。这是晏家的立身之道,他们算是纯臣,从来都只忠于皇帝,也是因此历代帝王才能容忍晏家在军中的影响力。

  对此,燕王也是欣赏的,如果他当上皇帝肯定也很喜欢晏家这样的处世之道,但他现在却需要晏家的力量——偌大一个晏家,嫡系却只剩下了宴擎和宴黎两个人,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势必会逐渐减少,那么曾经固守的那些,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

  燕王暗暗垂眸,心中并不焦躁,正想继续说些什么,却听外间陡然喧闹了起来。

  这时节,战事未休,喧闹可不算什么好事!

  燕王和宴擎心中都是一跳,宴擎甚至警觉的拔出了随身的佩刀,然后小心翼翼的向着房门走去。在他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间,便见一道雪亮的刀光携着莫大威势,向着他的面门直劈而来……

  ****************************************************************************

  偷袭这种事,便是要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

  宴黎的偷袭计划相当粗糙,也并没有多少人手可供他调动,但“出其不意”这四个字就足以弥补一切。就好像边城守军大白天就被胡人成功袭营,杀了个片甲不留,追根究底也不过是因为没想到。当时他们没想到胡人会在六月寇边,此刻胡人也没想到会有边军过来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