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对于感情的看法都很单纯,高大山不会在意温梓然的身份配不上宴黎,也不会因温梓然目盲便将她低看一眼。从一开始,高大山的调侃就是认真的,他是真觉得宴黎喜欢温梓然,再加上几人在城外也算一同经过生死,他便越发觉得两人在一起没什么不好了。
提起温梓然,宴黎的神情肉眼可见的柔和了不少,这让常年见惯了他冷脸的高大山忍不住啧啧称奇。然后又好奇道:“老大,温姑娘那般好脾气,你怎么惹她生气了?”
宴黎,宴黎她也不知道啊!
心头暗自惆怅,但实话却是不能与小伙伴说的,因此宴黎只是冷冷的瞥了高大山一眼,接着没好气道:“好好骑你的马,问这么多作甚。”
高大山啧啧感叹了两句过河拆桥,对于宴黎的冷脸倒也不以为意。
两个少年揭过这个话题,又随意说了几句闲话,话音伴随着马蹄声飘散在边城炙热的夏风中。他们驾着马儿踏着轻快的步伐,没多久便赶到了南门,见到了几个同样初上战场便热血上头急于表现的小伙伴,也看到了在南门内刚刚集结的五千兵马。
晌午时分,宴黎便拿着分派的干粮随同兵马出了城,温梓然却是直到午饭时才发现宴黎不见了。
人总在她面前晃悠,她会觉得心烦意乱,可人不见了温梓然心里又忍不住着急。她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儿,确定没有听见宴黎的声音也没有察觉到宴黎的气息,这才拧着衣袖回了灶房。也不等她开口问,秦云书便说道:“小将军跟人走了,说是出城去追击残兵。”
温梓然一听便蹙起了眉头,着急的脱口道:“她怎么还要去战场?!”
老板娘奇怪的看了她一眼,秦云书也忍不住说道:“梓然,宴黎是宴将军的独子,他当然是要上战场的。”说着顿了顿,又叹道:“如果你担心他同你父亲一般,还是……”
温梓然怕秦云书又要劝她放弃,她心中还有坚持,并不想总听见动摇她的话。于是下意识的别过了头,打断道:“阿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肩上还有伤。”
秦云书对于女儿的反应不觉意外,摇摇头炒自己的菜去了。
第79章 焦虑
宴黎这一回出城追击残兵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打仗都是士气为先, 胡兵溃败已成定局, 甚至就连领兵的霍达王子都已经死了, 尸体还被燕王从城头扔了下去。南门外那些胡人早就慌了, 此刻宴黎他们追击的, 就是一群溃兵,对着寻常百姓还能逞勇斗狠, 真对上军队就只想着跑了。
出城两日一夜,大半的时间都在追逐的路上, 马儿倒比人先累。
第二天傍晚, 宴黎和高大山等人便随着一支小队回了城,几个少年还有些意犹未尽, 一路精神百倍的说笑打闹。便是高大山也是一脸的神采飞扬,忍不住吹嘘着:“我这一回砍了五个胡兵,要不是他们跑太快追不上, 我肯定还能杀更多!”
旁边少年有起哄的,也有不服的, 更有佩服的。他们中不少人其实还是第一回 上战场, 不像高大山之前已经跟着宴黎在胡人军营杀过一个来回了,头一回杀人有人手抖, 也有人扭头就吐了,甚至一个人头都没收获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他们对于高大山的佩服也都是真心实意。
高大山被吹捧得有些得意洋洋,那一身银甲上沾染的暗色血迹也都变成了勋章。不过他还有自知之明, 杀敌他是杀了,可就是在这样的追击溃兵时他也挂了彩。
低头瞄了一眼包扎好,却还用不上什么力气的左腿,高大山又觉得有些泄气。其实他们之所以这么早就跟着队伍回来,还是因为这群初上战场的毛头小子不顶用,一群人里十个伤了九个,唯一完好的那个是宴黎,不过小将军还是随他们一起回来了,这让高大山觉得自己是拖累。
想到这儿,高大山便收起了脸上的得意和失落,他扭头看向旁边的宴黎,真心说道:“老大,其实你又没受伤,也不用这么急着回来,留在外面还可以多攒一些军功呢。”
这次追击溃兵真是个难得攒军功的好时候,毕竟军功也是靠斩获来计,这样的溃兵杀起来,可比平日里凶悍的胡兵容易对付多了。高大山他们之所以那么积极的出城来追击,也是想着多攒些军功,如果不是受了伤,他们肯定是不甘愿在此时回城的。
宴黎却是不在意这个的,也不理会少年们或兴奋或失落的心情,她正举着把匕首在照脸——利刃雪白,曾经沾染的血污早已经被宴黎擦拭干净,如今举在面前恰好能映照出她的脸。于是小将军便拿着匕首当铜镜用,时不时照一下脸,然后扯着衣袖去擦脸上干涸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