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作者
不是还有一个美女没出现吗?
文案里不是还有一个漠北郡主没出现呢
所以
不存在
马上就结局啊
来来来
存在感最低的丘如玉要搞事情了
第114章 君临天下
韩秋衣还是没有带走赵琪琛,反倒是劝赵熙延和丘如玉永远保守这个秘密。本来韩秋衣也想带赵琪琛回秋水山庄,她亲自抚养。但是她看出了丘如玉对赵熙延的情意和看出来赵琪琛对赵熙延的依赖。赵琪琛一直都认为赵熙延是他的父亲,何不让这个秘密永远保守下去。失去了赵禧延他们母子已经够可怜的了,这样的痛苦为何要孩子承受,不如就让这个秘密一直保守下去。赵琪琛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赵禧延,做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尽情享受着赵熙延给他的关爱。何况赵禧延死了这么多年了,丘如玉和赵琪琛都是赵熙延一手照拂的。韩秋衣不愿丘如玉年纪轻轻就为赵禧延守寡,她已经守了这么多年了,也已经够了。韩秋衣决意留下来与自己的亲孙子相伴些时日,直到赵熙延登基后再返回秋水山庄,日后想念赵琪琛了就回宫看他。赵熙延也都答应了,赵熙延本来也不希望韩秋衣带走赵琪琛,他如今在自己膝下才是最好的安排。赵熙延早就有了想法,要赵琪琛长大后入嗣赵禧延,将赵禧延的旧居翻新赐给他,将赵禧延的贤亲王的身份给他世袭下去。这样一来,赵琪琛也算认祖归宗了,他们兜兜转转还是父子一场。
他们不知道的是,赵琪琛非赵熙延亲生子这个消息不小心被苏清书听了去。就当丘如玉和韩秋水在房里密谈的时候,哭哭啼啼的声音将苏清书吸引了进去,本来是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不料却听见这个大秘密。苏清书很是震惊,不曾想传闻得赵熙延一见倾心的丘如玉,竟然是贤郡王昔日的恋人,孩子也是贤郡王的。苏清书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琪琛并非他亲生,他为了成全兄弟情深竟然做到如斯地步。苏清书想起赵琪琛那张脸,和赵熙延长得还算有几分相像,丘如玉又是在王府里生下的孩子,可谓是瞒得滴水不漏。苏清书转念一想琪睿那张脸,完全像了乌兰娅,却半点也也不像赵熙延,该不会连琪睿也不是亲生的吧?苏清书赶忙去瞧了还在咸福宫前厅玩耍的琪睿,那张脸果真半点也不像赵熙延。苏清书突然有些兴奋,两个男孩都不是赵熙延亲生的,如果自己抢先为赵熙延生下了子嗣,赵熙延会不会回心转意。转念一想,赵熙延根本不愿踏足自己的房里,眼眸暗了一暗。然后瞧了一眼夏皇贵妃怀里的赵慕宁,这才是他唯一的孩子吧。苏清书不知怎地,心死但是又突然生了出了希望。
赵熙延可没有这么多的心思去挂念后院,下面的大臣每日来奏个不停,他都无暇抽身回咸福宫去。赵熙延也不埋怨这些大臣,毕竟现在先帝要出殡,新君要登基,事情确实很多。赵熙延在先帝出殡之前,召见了仅剩的三位弟兄。三人心悦诚服,尊赵熙延为帝。赵熙延是先帝诸子中,确实是最出色的,而且单从子嗣来说,也是最佳。裕亲王和怡亲王后院里只有几个女儿,十四还没有满十五,也没有成婚。赵熙延后院里有了两个儿子,于皇家开枝散叶来说,确实是最合适的。多年来因为争储,他们即使退出去,废太子也没有放过他们。幸好得了天下的是仁慈的老十一,要不然估计要跟着先帝一块出殡了。赵熙延安抚了他们,都让他们以后上朝参政,还给了他们的嫡长女公主的封号。三王千恩万谢,感慨着安定的日子就要来了,总算是撑着一条命捱到了今日。
章皇帝终于出殡了,丧龙钟敲个没停,弄得人人伤悲。赵熙延穿着一身丧服,带着仅剩的三个弟兄亲自扶棺送葬,直到泰陵封锁。赵熙延瞧着泰陵地宫一点一点封上,心里实在是凄凉极了。上一次来皇陵还是跟着父皇来祭祖,自己毛笔断了,是德贵公公偷偷给自己换了一支。赵熙延总是想起小时候,自己窝在父皇怀里,还拔过他的胡子,他也只是笑眯眯逗自己,没有生气。泰陵地宫封上了,赵熙延领着弟兄和大臣将少元帝的牌位供到了祖祠,深深三拜,上了香。赵熙延脸色很难看,大臣们也不敢不悲伤,唯恐惹了这个铁血新君不痛快。更有讨好者,当面痛哭流涕,囔囔着要追随先帝而去。赵熙延很厌烦,当面就说了,若是这般不舍先帝,爱卿就来为先帝守陵吧。此话一出,这些阿谀奉承之辈,赶忙止住了眼泪,不敢胡言乱语了。看来新君一点也不好糊弄,虽是先帝血脉,但是性情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