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登基那一日,太后一大早就来催赵熙延起身,带了好些宫女为他穿上登基大典用的龙袍。赵熙延很讨厌这般隆重的衣裳,穿得浑身不自在。但是这是祖制,也无可奈何。赵熙延任凭宫女给自己换上了一身玄金的龙袍,戴上了帝王冕旒。赵熙延本就是女儿身,模样比男子好看白净,被太后打小当男儿养,更是棱角分明。一身庄重龙袍,更是显得威武霸气。为他穿衣的小宫女都看红了脸。因着赵熙延的登基,夏皇贵妃也变成了孝贤太后,今日也是一身隆重的凤袍,显得雍容华贵。赵熙延跟着礼官从朱雀门一路走进去,一路都是帝王依仗,吹吹打打。赵熙延一步一步走上父皇眷恋的龙椅上,文武百官朝拜,山呼万岁。赵熙延看着着跪在地下的文武百官,听着这山呼的万岁,心里有种自豪油然而生,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世人要为帝位争来抢去。这种唯我至尊,天下皆臣的感觉,还真是让人着迷。礼官还在高唱着礼节,文武百官跪了又跪。德贵公公跟着先帝多年,赵熙延的登基大典仍然让他来宣读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册封先皇夏皇贵妃为孝贤太后
第二道圣旨是册封太子妃苏氏为正宫皇后
第三道圣旨是册封太子侧妃夏氏为皇贵妃
第四道圣旨是册封太子侧妃丘氏为贤妃
第五道圣旨是追封已故端和王妃(漠北六公主)为端和皇贵妃
第六道圣旨是册封苏相为忠勇伯
第七道圣旨是册封镇北侯为镇北王
……
册封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拥护赵熙延的臣子都得到了相应的奖赏。就连秦淮安都得了内务府副总管的职位,这个从二品的副职极其清闲,但是个肥差。很多人都眼红了,沈寄月代表沈家从低微的苏州大户一跃成为了大齐世代皇商,为大齐皇室供应绸缎。石江从草民一跃成为了骁骑营统领,与御林军一起护着皇城周全。孙鸿志被提携成了御林军副统领,领着御林军。因着赵熙延的母族夏侯府,这次夺嫡竟然遣了长子率兵帮着废太子打压赵熙延。赵熙延不怒都是假的,将帮着自己的夏长松提拔继承了夏侯的爵位,赐死了夏侯府侯爷夫人和长子。赵熙延亲封了自己的舅父夏长青与苏相并称国丈,也称夏国丈。那些墙头草什么也没有得到,也不敢吭声。赵熙延很满意,助他的,帮他的,他都给与了回报。
外面正在吹吹打打,这么大的动静,正被软禁在皇宫里养伤的颜逢君怎么会听不见。颜逢君靠在床上听着庄重的礼乐声,想着那人穿起龙袍该是好看得紧吧。可惜她连这个门都出不去,没办法恭贺他登基之喜。颜逢君苦涩的笑了,自己的人马被他杀了个精光,她竟然还想恭贺他登基之喜。颜逢君摸了摸那块玉,没了血污。如今自己身上这身白衣,果真好看,他没有骗自己。
赵熙延不喜欢铺张浪费,所以登基大典也将后宫的册封礼搬到了泰极殿,同一天弄完。只见泰极殿龙椅一侧多了两张凤椅,左为太后宝座。右为皇后宝座。赵熙延将太后金册宝印跪送到夏太后跟前,帝王领头参拜太后。紧接着就是皇后的册封仪式,赵熙延瞧着跪在殿下的苏清书,一身隆重凤袍甚是端庄。赵熙延缓缓走下殿,将皇后金印宝册交到了苏清书手里。苏清书抬起头,两人四目相对,苏清书抓紧一切挽回赵熙延的机会,对他微微一笑。赵熙延不动声色,听着苏清书谢恩。紧接着就是皇贵妃的册封,赵熙延显得更是高兴。众臣都知道,皇上更加偏爱自己的表妹,在王府的时候就独宠不断。只见夏淑宁缓缓走到跟前跪下,等德贵公公宣读完圣旨。赵熙延迫不及待快步走了下去,唯恐夏淑宁跪久了。赵熙延将皇贵妃宝册金印交给夏淑宁,两人四目相对都是爱意。众臣瞧见了这一幕,皇上高兴眼睛都弯了。众臣心里都好好掂量了一番,两朝皇贵妃都是出自同一脉,是姑侄,说不准这个夏皇贵妃也会生出下一任君王。众臣们心思都打好了,日后要自家府里的女眷得好好讨好这个皇贵妃。赵熙延几乎是要累瘫了,册封的人太多了。一番下来,好不容易捱到了登基大典结束。赵熙延左边扶着太后右边牵着皇后苏清书走到高处,受着臣民的叩拜。赵熙延在高处,亲自宣旨,新君即位大赦天下。百官跪拜,高处那个少年天子,如今君临天下。
因着赵熙延已经登基了,端王府就成了潜龙邸,原先的东西都是不变的。赵熙延还是喜欢祥云在身边伺候着,也怀念常夏园。但是他如今是皇帝了,端王府偶尔回去瞧瞧还行,回去住,怕是会被这些个言官的唾沫星子淹死。太后不愿意离开住了半辈子的咸福宫,赵熙延也没有勉强自己母亲一定搬去原先太后的居所。皇后苏清书自然是入住了凤栖宫,这是历代皇后的居所。赵熙延将离他寝宫最近的宫殿拨给了夏淑宁住,亲自题字改成了未央宫,还命人在未央宫的墙壁涂满了花椒花的粉末。赵熙延刚登基就为了彰显对夏淑宁的宠爱,赐下了椒房之宠,可谓是震惊朝野。椒房之宠是大齐三代帝王都没有赐下的了,赵熙延刚登基就赐下椒房之宠,让夏淑宁成为了全天下女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