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花_作者:梵高的日光海岸(18)

  晚上,她们都在说寒假趣事,我坐在窗前看月色,人生真是无常,昨晚还跟妈妈一起吃汤圆,站在窗边想韩襄,今晚就坐在韩襄身边,回想妈妈,明年的元宵不知又将如何了,我就享受此刻的美妙吧,谁能预测将来呢。

  2月9日星期二

  昨天开了一个级会,说这一个半月是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不上课,自己自由安排时间。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不少人在议论这一个半月怎么玩,有一些在谈论选哪个老师的课题写可以拿更高分,还有些说,图书馆哪些资料多就写哪些。我已经想好写什么了,但心里还没把握,不想谈。

  历史系也跟我们一样,先写论文,再上课。那四个人,董伟红最紧张了,把时间安排得像上课一样,一大早就往图书馆跑,午睡后准时起床继续泡图书馆,晚上也是。她一直都是最紧张分数和前途的,争强好胜出人头地她的人生目标,大学四年,大大小小的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比赛、运动会、征文比赛,她都投入十二分精力积极参与,我感觉不出她从中享受到多少快乐,也许她只想以此证明自己的厉害吧,还有,拿到更多的加分,为毕业分配准备。她入党和做学生会干部,也都是为了这个。我们觉得她很累,她却看不惯我们那么随心所欲、不求上进,所以跟大家都有点隔膜,我们也猜测不出她的真正心思,曾燕曾跟我说,觉得她像宝钗,我说,宝钗有捕蝴蝶和赏花吟诗的雅兴,她可没有,曾燕说:“对对对,应该从《三国演义》中去找她!”一个少女因“大志”而完全丢弃天真烂漫,我不觉得是好事,不过,人各有志,我做不到,别人怎么做也不妨碍我,只是常常会让我感叹: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2月12日星期四

  上午到图书馆查资料,我想写艾米莉和《呼啸山庄》。

  其实我对夏洛蒂和《简爱》更熟悉,她的资料也更多,想写艾米莉完全是出于一个传闻:有人猜测她是一个同性恋者。因为她从没有恋爱经历,却写了一部爱情名著,而《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更突出的是灵魂之爱,而非肉体之爱。真希望这是真的,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同类人”了,虽然她在一百多年前,在另一个国度,却让我觉得很亲切,仿佛是我的朋友,仿佛她就是我。当然,也是因为《呼啸山庄》,我喜欢它多于《简爱》,它的爱情更疯狂、更纯粹,我甚至连它的狂野和残忍都喜欢,或许是我长期过分压抑造成的吧?艾米莉是不是也出于这种原因,而写了这样一部小说呢?

  陈肖红说,她觉得那种爱太可怕了,还是《简爱》温馨一些,也已足够强烈,说《呼啸山庄》里的爱是变态的、扭曲的,谁喜欢要那样的爱呢?也许是吧,但我理解那种“变态”和“扭曲”,因我的内心就常如此,绝望的爱是可以置人于死地的,但那也是一种美。

  艾米莉的资料实在太少了,《呼啸山庄》的也不太多,而且大多都是在探讨作品的社会性和反抗精神,而我想探讨的是心灵。最后,我只好把有关勃朗特三姐妹的资料都查来看,凡沾得上边的都摘抄下来,想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好让我更好去感受、理解艾米莉的内心世界,这个只活了二十九岁,被人们认为是三姐妹中天分最高的,沉默寡言,性格自闭,孤傲乖僻,挚爱荒原,一生中几乎没有朋友的女子。

  借了一本《勃朗特三姐妹研究》。下午在宿舍看书。

  韩襄打算写《史记》,选刘邦和项羽的那一节。

  晚上继续看《呼啸山庄》的评论。

  “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怎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美好,它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一个孤魂野鬼。”

  “我很想驻留在那个光辉灿烂的世界,永远没有烦恼,不是以朦胧的泪眼去看它,也不是以痛苦的心情去追求它,而是真正的和它在一起,在它之中。”

  “你爱我——那么有什么理由要离开我?什么理由——回答我——是因为你对林惇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怜爱吗?因为苦难,屈辱,死亡,以及上帝魔鬼所能降罪于我们的一切都休想使我们分开,而你,出于你的一厢情愿,却这么做了。不是我伤透你的心——是你使自己心碎。你使自己心碎,也使我心碎,这样对我打击更重,因为我很坚强。我想活下去吗?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呀。如果你——啊,上帝!如果你的芳魂已经埋入坟墓,我还想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