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汀微微一笑,两颊上显出两个极为可爱的梨涡,再拜道:“久不见殿下,今来了,也请殿下大安。”
皇后道:“你有心了。”以目光示意阿祁扶她。
夏侯沛:“……”都说完话了,怎么还不走。
薛充华处不能久离,阿汀请过安,很快就退下了。
皇后正欲跟夏侯沛说什么,就见她看着自己,那小眼神,十分哀怨。
皇后很奇怪:“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夏侯沛还不知道自己的语气酸得要命,“看到阿娘对那宫娥温柔以对,儿羡慕。”
阿祁侍立在一旁,闻言忍不住轻笑,十二郎对殿下的乖缠霸道是有目共睹的。见皇后轻笑不语,夏侯沛那眼神越发哀怨。阿祁便打了个圆场:“殿下待十二郎不好吗?还需十二郎去羡慕他人?”
听她这么说,夏侯沛又高兴起来,皇后对她是最好的,她从来没有见过在长秋宫,有谁能胜过她。
见她复又正常了,皇后才道:“君诚则臣忠,你驱人办事,自要施恩。御下之道,威而不厉。”
驾驭下面的人,要有威严,但不能残暴,最好恩威并济。
夏侯沛站起来,肃手听训。
她乖乖的,一点也不叛逆,又与皇后说了在舞阳府的见闻,舞阳长公主的交托,她也和盘托出了,只是有点担忧:“只恐外祖父不允。”
皇后一笑:“你自去说就是。”
夏侯沛心下便有底了,见皇后心情不错,并没有因为刚才薛充华的事影响,她心下微动,想到秦小娘子的事,便道:“儿在舞阳姑母那里……”
皇后看了过来,目光清澈。
夏侯沛不知怎么,喉间一梗,有点说不下去。
她顿住了,皇后便等她说。
夏侯沛容色微敛,目光微微垂下,道:“与诸君相处甚欢,中有不少贤者,欲荐于圣人。”
皇后笑道:“你自作区处就是。”
天色暗下来,夏侯沛便回了含章殿。她如今年岁大了,不好再后宫久留,要避嫌。
待她一走,阿祁犹豫着道:“十二郎似有隐瞒,可要召人来问一问?”夏侯沛出去,自然带了不少仆从,这些人多半是皇后给安置的,要问也十分方便。
皇后想到夏侯沛心里的那个小娘子,叹息了一声,重华这般欲言又止,多半是与那小娘子相关。她也不是不想召人来问,只是想到究竟夏侯沛已经长大,她管得多了,难免就越界,如此生隙,不是她所愿。
“不必了,她要说的时候,自然会同我说的。”皇后扶额。
见她难得的显出疲惫之色,阿祁忙上前替她捏了捏肩。
夏侯沛只以为皇后同意了她对一个女子倾心,却不知,皇后对此有多担忧,她只是不说罢了。那天夏侯沛坦言的时候,只有她们两个,之后,皇后便不曾将此事说与他人,连阿祁这般自小侍奉的心腹都不曾。一个人守着这个让人坐卧不安的秘密。
偏生,要问这小娘子是何人时,夏侯沛又守口如瓶了。
皇后哪儿能不多思虑呢?她总是要为夏侯沛着想的。
见皇后神色沉静,阿祁知道,殿下这是心有所虑,她笑着宽慰道:“殿下何须担忧?十二郎最在意殿下,真有要紧事,不会不同殿下说的。”
想到夏侯沛方在站在她面前乖乖听训的样子,皇后淡笑未语。
等到了休沐日,夏侯沛便去了崔府,将舞阳长公主托付的事,说了一说。
太学是一方净土,所纳之士皆博学。崔氏若果真如表面上显示出的那般顽固不化,早就败落了,这世上哪儿还存的下六百年崔氏的名号。当年崔远道面斥哀太子,果真只是因哀太子不敬学问吗?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早已看透哀太子非今上的对手。不过是一种另类的站队,与朝上汲汲营营的诸公殊途同归罢了。
夏侯沛也不托大,十分诚心道:“舞阳长公主非随便之人,不如我将那人带来,请外祖父看一看,若是合用,便留下,不合用,也不必勉强。”
崔远道摇了摇头,叹道:“人心不古,公器私用。”也不知在说别人,还是说自己。
他们相对坐着,中间一张矮几,上面放了两盏香茗。夏侯沛对外祖父一家极为客气,亦多有尊重,眼下也没什么架子的做了一揖,道:“请外祖父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