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们还想不想看婉曌了,想看的话就留条活路给我,哼!
众人:你别学玉姐姐整的这么傲娇。
☆、驯马
宋玉看过李成器等人,心思一转,别具用意的说道:“你们都来跟我讲讲,你们以为怎么才能驯服它呢?从最小一个开始说。”
李隆业咧嘴一笑,摸着自己脑袋道:“姑母就别为难侄儿了,侄儿哪儿懂得什么驯马,就是跟着兄长图个热闹。马儿不听话,便换匹马骑不就好啦,再说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驯服它。”
众人尽皆一乐,宋玉讶然失笑,李旦评价的果然不错,这小子以后吃不了什么大亏,谨慎又老实。随即转目投向李隆范,李隆范随之浑身一紧,分别看了看李隆基和李成器,答道:“侄儿不喜欢马,所以也跟五弟一样没想过要驯服它,驯马的事还是交给兄长们吧。”
宋玉眉梢微抬,李隆业是不知道如何驯服,而李隆范分明是在表示他知道怎么驯服只是不想驯服,他很审时度势的懂得不跟几个哥哥去争。处在老四的位置上,前后不沾,宋玉不禁暗赞他聪明,看来李隆范博学好读书也是有好处的。
“四郎谨守孝悌之道,你们都得向他多加学习。”宋玉赞赏他的度德量力,看向李隆基,“三郎说说看。”对于李隆基的回答她是格外看重,不知道未来的唐明皇会不会跟当年武则天一般。
李隆基埋头想了想,抬起头来,走了几步,随即看向骏马傲然答道:“若我用十日还不能驯服它,我就饿它。一切性情秉性,只不过是一副饱满肠肥的装饰品,我饿它三天三夜,它就没有力气保持高傲自大的姿态。然后我再亲自喂它,同时尝试着骑它,它就会有时间充分感觉到甜的来源,于是便会有忠诚。”
宋玉心头一震,感到他话语中带着的强势,虽然是驯马的话题,但回答往往昭示着每个人对待事物的理解。李隆基的答案让她吃惊,不及武则天当年的霸道,却也不失君臣之道。
看着李隆基眼眸散发的骄傲和凌厉,她就止不住把心又提了上来,但这小子的看法太对自己胃口了,一时间宋玉对他这种狠辣竟然有种说不上来的又爱又讨厌。
宋玉思付片刻,道:“恩威并施,倒也不错,三郎既有胆魄又不乏王者的坚决,不过大唐的盛世,安定和谐才是根本,怀柔仁道才是和平治世的法宝。”
李隆基仔细的聆听,颇为受教的点头。
宋玉很满意他的态度,又转向李成义道:“成义怎么说?”
李成义想了一想,扫过众兄弟,微笑道:“若我是驯马者,那全要看马儿处在怎样的环境、气候下,能给予它什么样的照顾和奖惩,才能因时施宜。”
宋玉点着头会心的笑了,李成义并非如李隆基般,他是把自己放在了上下之间,明确的知道自己该处在怎样的位置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并采取什么样的处世手段。
“成器,你来说说看,你这几兄弟可都各有各的看法,姑母倒是很想听听你的意见。”宋玉别有深意的注目李成器。
李成器愣了一愣,自听得出来她对自己很是看重,望着场中悠闲自在的马儿,悠然神往地说道:“姑母有没有注意,当我们注视着他,寻思着如何驯服它时,它正以同样的方式望着我们。它或许在想,这些人哪一个有本事,要怎么才能降服他的心,让他成为自己的朋友。”
众人纷纷随他看过,多少脸上都有些惊异。
连宋玉也颇感讶异,想不到李成器会有这番新奇的见解,听他喟叹道:“每每看着策马飞驰的俊秀骑手,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骑手如马一样飞扬的神态,如马一般的狂放心情,人马实际上早已合二为一,成就了某种全新的生命。”接着回看宋玉,微笑道:“所以姑母,为何我们一定要想着去征服它呢?愿意给我骑便是,不愿意,那我愿意牵着它,陪它走,给它水喝,喂它草吃,这是否算另一种意义上的驯马?”
宋玉不禁动容,李成器的话揭露了作为拥有权力人的本质,一旦有了权力,想到的首先便是以权力去控制别人,恨不得操纵万物生灵,而李成器却选择了用权力去享受自由。
李成器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儿呀,他平和的心情,温雅的态度,对一切事物的美好憧憬,能令宋玉在这一瞬间里感觉到未来也是充满美满,所有的不愉快都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