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婉唐_作者:臊子面(176)

  “成器的话很令我舒心,我能感受到你话里的深意。”宋玉负手仰头,望着蓝天碧云,吐了口气道:“嗯,上善若水大约也便是这个意思了。”

  “姑母,那你会用什么方式呢?”李隆基好奇的问道。

  宋玉微微一怔,哑然失笑,心底却也在想若是自己会用什么方法,她潜意识里认为无论是武则天或是李隆基的驯马之法都是极对的,甚至不得已也会选择武则天的方式,但想起李成器的话,却又认为天地万物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求存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她忽然有点踌躇,竟答不上来,转念一想,朝他们含笑摇头,端的是一副高深莫测,叫一众孩子全都面面相觑,猜不到她半点心思。

  “你们都有各自的处世态度,让姑母很是欣慰,姑母这一生最厌恶的就是权力争斗,望你们将来都能像今日这般,兄弟齐心协力。”宋玉半真半假的说着没心没肺的结束语,又道:“成器、隆基,过些日吐蕃要跟咱们打马球,你们利用这几日专心练习,也许有你们上场的机会。”

  李隆基眼中有精芒闪耀,和李成器相视一眼,均听出宋玉这是在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齐齐拜道:“侄儿谨遵教诲。”

  麻烦不找人的时候,人通常也会自找麻烦。宋玉沉浸在这自找的麻烦里,她原本打算由自己当着吐蕃赞普面提出来让李成器、李隆基上场之事,所以来此也只是想鼓励一下李成器几个,让他们有对战吐蕃的准备,好好的没事作死玩驯马?

  她喜欢李成器那浑身上下类似李旦的气息,而李隆基其实本质上也不错,无论谁做皇帝,似乎都是可行的。孩子们送她回府时露出来的敬仰期翼之情叫她明白他们的未来前程、身家性命都握在她的手上,那要她选,她该选谁?

  潜意识里,宋玉已经相信这大唐的江山继承是由她来做决定的,而非云淡风轻的李旦。

  马车蓦地急刹车把她惊了一跳,差点往前扑跌,尚未稳住身形,正要发怒,车帘掀开,露出薛崇简惶急的脸孔,急声道:“母亲,韦氏留了姨娘,她……”猛地看见宋玉往前倾的身子转过头来,眼神阴鸷,他忙放下帘子,喊道:“去大明宫。”

  宋玉愤怒的浑身发抖,扶住侧边坐凳的手因震怒而泛白,韦氏真的是太过分了,一次又一次的撩拨她的底线,当初真该杀了她,如今放了这么块□□在自己身边,真是自找的。

  然而她又很快判断出韦氏不敢做得过分,多半是以此来给她警醒,时不时让自己紧张一下,提醒自己她不是好惹的。

  实在该死。

  宋玉有种被玩弄的感觉,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个好欺负的人,韦氏一再招惹她,每每都利用婉儿来愚弄自己,实在可恶至极。如此一想,宋玉深觉韦氏就是一匹难以驯服的马,对于这样还想翻身当主人的马,果然还是她挂名老妈那法子才能管用。

  为什么她就一定要被韦氏牵着鼻子走?等着韦氏有了动作才去想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在此之前就有防患于未然的对策。学武则天,先下手为强。

  是呀,她为什么就一定要去在意历史呢?为何一定要跟着历史的脚步去走?历史说唐隆政变是在景龙四年,那就一定是景龙四年?

  宋玉为此想法感到吃惊,她一直以为李重俊谋反是她策划的,其实不然,她只是遵照了历史的发展,让那件事顺利发生,且合格的失败了。甚至在针对韦氏上,她一直是在等,等历史再一次的把时间推到既定的位置,然后她只需要扮演太平公主的角色。

  原来她一直都错了,她穿越而来,太平就已经不是太平了,那为何就一定会是在唐隆发生政变呢?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去纠结将来该由谁来做大唐的皇帝?

  为何不能是李成器?不能是她自己?

  此刻宋玉茫然未觉自己的眼眸里散发着异样的光彩,就像抓到了什么让她心神激荡的事物。

  “怜儿。”

  怜儿闻声挑开马车门帘,“奴婢在。”

  “让崇简去找崔湜,告诉崔湜韦氏扣下了婉儿,叫他现在立即去安乐府。”想通了自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宋玉认为自己完全没有理由要去等,她要制造机会,去创造属于宋玉的太平公主的历史。

  到了大明宫与太极宫夹城门前,宋玉止停车架,没等多久,薛崇简就奉命而归。

  “崇简,你现在进宫去求见韦氏,便说是替我去接婉儿回府,也顺道提一下,我去了安乐公主府。”韦氏就是想她进宫,然后再利用婉儿来揶揄她一回,或是做点其他的勾当,总之是不安好心。那么自己又何苦送上门去自讨无趣,还会连累婉儿再度感到歉疚。崔湜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要怎么做才能给太平制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