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崇简跟着你。”宋玉紧绷着牙关,再度把她揽住,手臂用力,几乎让上官婉儿感到窒息,她才放了开来,凝视她说着:“我不会等你的,诏书一写好,我就进宫。”
宋玉扶着她的腰,启门出殿,屋外已候着公主府的府卫,她的属官们,崔湜、薛稷、萧至忠,很多三品以上的参朝官全都在,大抵是收到了消息,匆匆赶赴而来。
众人见到她俩携手出来,纷纷涌上来拜首。
“母亲。”
“姑母。”
李家的孩子们也都来了。
大唐皇权的更替,从来就没有过平稳过渡的时候,李显在朝堂上的那番演讲,已叫他们知道大唐的权力又要进行一次转换。
这些人来此并非是为打探消息,而是来等太平公主发话。
“崇简,过来,跪下……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宋玉看向一脸兴奋地薛崇简,冷凝地命令道。
薛崇简收起神色,手扶剑柄,单膝而跪。
“我要你倾注你全部的智慧和勇气,替我守护上官婉儿的安危,她是你母亲最重要的人。你发誓!”宋玉当着所有人的面,毫不掩饰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这是宋玉,也是太平首次在朝臣的面前如此坦诚,上官婉儿惊动之余,脸上泛起羞赧,被她牵住的手略略一紧。
“我发誓!我会倾尽全力保护姨娘。”薛崇简面色坚韧,宛如即将远赴战场的将军。
“还有你们,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无论将来史书会怎么写,我要你们都记住。”宋玉转头看着婉儿,忽然这一瞬,她有了某种冲动,激动的想要表现些什么,她执起婉儿的手,让他们看着,“她是我的江山天下。”
宋玉只是说出了自己最想要说的话,对于上官婉儿,这意味着几十年的期翼和热切的感情,终于有了一个自欺欺人却又是最明确的答案。
泪水浸湿了眼眶,汩汩而下,上官婉儿朦胧着双目想要把她看清,这是她的宋玉,也是她的太平。和李旦提到过的那个法子,她终于是做到了,那时候宋玉还不是完全像太平,她比太平软弱、害怕,有恐惧,而退缩,所以她不敢肯定宋玉会不会如太平一样用那个唯一可行的办法。
现在宋玉越来越像太平,那个可以为了她目空一切的太平。
江山、美人,她都要。
那么她也就不必死了。
看着上官婉儿流着眼泪的笑了,宋玉紧紧握住她的手,向脸挂惊讶的众人凝色道:“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衣袂摩擦的声音此起彼伏。
“臣恭祝娘娘千秋万寿!”
大家都知道未来的新君会是谁,也都知道新君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们大都有种不需要言明的默契,在大唐所有臣子的心目中,上官婉儿这个名字实际上早已成为了大唐的代名词。
她曾经站在过高宗的身边,站在过李旦的身边,站在过武则天的身边,站在李显的身边,她一直都站在皇帝的身边。
大家怎么会不明白呢?太平公主是在以皇位做条件,要大唐的臣子们认可这个不在明文典籍上的“法统”。他们当然是乐意的,这早就是共识,只是他们多少是惊动的,感动于太平这简单的八个字。
李隆基是其中最为激动的人,撇下了兄弟们追了出去,“姑母,让侄儿跟姑姑进宫吧。”
宋玉和上官婉儿一起停住了脚步。
“侄儿会像守护姑母一样,同样倾注毕生的精力保护姑姑。”李隆基的面颊上刚毅果决,义气凛然,仿佛真的是要用生命去扞卫这珍贵般。
然而宋玉却像有股寒气,从脚底冒上头顶,断然拒绝道:“不必,有崇简在就行了。”看着李隆基眼中浮起来的诧异和失望,她觉得自己说的语气有点重,补救道:“姑母这里还需要你。”
“三郎,你扮作万骑军,跟着陈将军。”上官婉儿答应过李隆基要给他机会,这就是个机会。薛崇简可以作为护卫但做不了将军。
“什么?”宋玉惊讶的回看她,忽然有点焦急,差点就要说出李隆基会杀了她的话来。她生生忍住,历史已经不是历史了,她怎么还是那么的惧怕和担忧?婉儿已经点头同意,她也不愿让她犯恼。
“陈玄礼。”上官婉儿招来陈玄礼,吩咐他去准备一套军服,着李隆基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