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婉唐_作者:臊子面(189)

  李隆基捧着陈玄礼递来的衣服,期盼的望着宋玉。

  宋玉在李隆基的脸上见不到对婉儿丝毫的恨意,反是有种舍生忘死的大义,咬着下唇,点了点头。却又道:“隆基,你也跪下。”

  李隆基一震,在她们面前跪下来。

  “你要怎么说?”宋玉没有像让薛崇简立誓般命令的口吻,而是给他自己去说。

  李隆基看着上官婉儿投来的微笑,俯身叩首道:“侄儿以性命护姑姑周全。”

  “好,你要记住你的话,姑母才可放心。”宋玉带了点警告的意味叮嘱他。

  李隆基一怔,他知道姑母是因之前他和婉儿的关系才对自己那么着恼,暗下决心怎样都要保护上官婉儿,让姑母对自己改观。

  上官婉儿扶起他,让他去换了衣服。

  宋玉不舍她离开,找了借口要送她入宫,到了延熙门前,又尽扯些没用的不肯换乘马车。

  “太平,过了这一关,咱们来日方长。”上官婉儿解开了那个必死的心结,自然是踌躇满志,她并不认为到了现在这般境况,还有谁能够阻止得了双姝联手。

  只有神皇才懂,她是帝王的女人,而新的帝王需要以其魄力来堵住铲除前朝余孽的悠悠之口,所以曾经神皇陛下说过,李旦的避世之心和李显的懦弱无能都不能保证她的安危,唯有太平才可以,除非太平能够在江山和她之间去做选择。

  婉儿还记得,她跟神皇为此斗过气,她不希望太平做皇帝,不想太平踏上神皇的那条旧路,她只想太平能够变好,可以幸福快乐。可是当太平明白到若要权力就得舍弃情爱,会害了她时,太平就躲起来了,那时候,她多希望太平可以振作起来。

  如今宋玉做出了选择,然而并不意味着她知道要踏上这条路将来会承受的责任和血腥,那些不容新朝势力的臣子,当年神皇是如何一个个铲除干净的。

  婉儿原以为自己会很难受,因为宋玉一旦踏上了这条路,未来所有反对的人,嚷着要诛杀前朝旧势力的人,宋玉都必须像神皇陛下一样,以其作为皇帝的魄力,去解决这些困难。这才是守护她的砝码,她实在不愿宋玉为了她去双手染血,她还是那么的稚嫩,心里还有那么多的美好憧憬。

  可现在拥着宋玉,这些还有什么关系吗?

  上官婉儿此一刻也看了开来,她想,待到宋玉做了女皇,再把这些都告诉她。

  作者有话要说:  江山美人我都要

  我也要~给我~给我

  ☆、安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绿叶之间,零星得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上官婉儿已陪着李显一家子绕着这太液池走了半圈,周围远远近近都是柳树,为风一荡,便摆出各种妩媚之姿来,霎时好看。

  晚间夜凉,元香送来风麾与她披上,上官婉儿领着宫人手持宫灯照亮了河岸,刻意坠后数丈,吩咐宫人去燃起太液池岸边伫立的吊脚宫灯。

  一盏盏的路灯被挑燃,照北一路蜿蜒绵长,昏黄的灯晕伴着晚星明月,映射出岸边的小道,与人指引前进的方向。

  李显并未让她立即起草诏书,上官婉儿也没有问他,毕竟是关乎国家大事,亦是关乎生死存亡。韦氏和安乐对她的入宫也未觉意外,无论是什么诏书,不也都得通过她的笔才能算作数?

  “你看你做的事,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这样拿自己开玩笑。”韦氏的声线不大不小,坠在后头兀自望着一脉青黑的上官婉儿听得清清楚楚,韦姐姐的语气带了些许语重心长,并不像是责怪,倒像是劝慰。

  “你过去在朝堂上怎么胡闹都行,现在又开什么集市,还在朝堂上那样说,别说大臣们觉得你没威信,连你自己的女儿都看不起你。”

  “你们当然看不起我,朝臣们要一个威严的君王,我不能满足他们;你们要一个帝王,我也不行;裹儿要一个能传给她天下的父亲,我也无法做到,更不愿意满足她!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我没有能力解决更大的事情,也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皇帝。我不糊涂,我也不笨!我知道大唐需要什么样的人治理,它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年轻澎湃的激情,引领整个帝国积极向上,而我们都老了,我们只会将它带向无止尽的黑暗深渊,只会让它更老态龙钟的靠拄着拐杖去苟延残喘。”李显悲凉极了,或许在几十年前他还年轻,初次登基的时候,他还有着满腔的热血和用不完的精力,只是他错过了,也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