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太心急了。”上官婉儿不是在后悔或是揽责,在此次政变里,是她的失误和过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她要扭转局势。“所幸我们还有机会,这一次我们得好好部署,步步为营。”
宋玉知道婉儿这是已决意要除掉韦氏,韦氏倒台是历史必然,但历史并未告诉她这其中的每步细节,全得靠她自己去把握。宋玉收拾心情,仔细想来,问道:“羽林军左右将领都不在了,只怕现在已全都落在了韦氏手里。”
上官婉儿点头道:“不止如此,现在南北衙禁军全在韦家人手里面。”北衙羽林军,南衙金吾卫,韦氏已经掌控了皇宫卫禁,情况很不乐观。上官婉儿又道:“我已经联系了你的那些旧臣,但远远不够,我们还得安插一些人进到禁卫军里去,只要是不起眼的位置,韦氏不会拂了我的意思,只是要这些人拉拢到一批万骑,需要很长时间。”
羽林军就是万骑,在太宗时期叫百骑,助太宗发动玄武门兵变立下大功,从此世代镇守玄武门。万骑的作用很大,谁控制了羽林军万骑,就是控制了玄武门,李重俊造反,便是以羽林军为基础。
宋玉思索着她究竟还有谁可以用,隐隐觉得自己非是没有人的,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上官婉儿叹道:“纵然你不想见他,也得去见呀。”宋玉一愣,茫然不知她指的是谁,上官婉儿握住她的手,说道:“太平,他虽不善言辞,但贵在为人老实谨慎,懂得明哲保身,这十几年对你更是从无怨恨,只要你肯开口,他和建昌王武攸宁定会帮你。陛下没有再多的侄子了,他两兄弟从不涉朝政,也绝不会背弃你去投靠韦氏。”
宋玉还未听完,就已经懵了。她居然忘了,太平公主是有驸马的,不仅有驸马,还有不少的儿子,她还有一个较为庞大的亲族。宋玉又头痛了,扶额呐呐的问道:“那,那……那你说要怎么做?”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做,对此毫无心理准备……天!我亲爱的太平,还有啥是我忘了的,赶紧的提醒我!……宋玉此刻恨不得体内的太平速度粗来。
上官婉儿见她耷拉着脑袋,以为她还是不愿,语重心长的说道:“他是武家的人,若能由他出面去请求显将武延秀配给安乐,对你只有好处。他两兄弟现在是可以替你挽回局面的人。”接着垂下螓首道:“婉儿无能,不能明目张胆的违逆韦氏。”
宋玉终于想起来了,她老公叫武攸暨,是个闷葫芦,老实巴交的人,这个人似乎从来都不敢违逆太平,拿二次元里的话来讲,就是忠狗一枚。想着想着,宋玉就忍不住要笑,有这么一个可以随便折腾的驸马倒是蛮有趣,她猛地抬头,憋着笑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去见他的。”然后她实在忍不住,咯咯咯的笑起来。
上官婉儿一怔,蹙了蹙眉头,宋玉忙打住,执起她的手道:“好了,别瞪我,我是说真的。”见她仍不信,只好演戏道:“我只是多年没见他,想起以前来,不自觉得想要笑,那个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的人,总叫你急死。”
上官婉儿眸底掠过忧伤,武攸暨是她给太评选的驸马,她对这件事一直既是悔恨又是庆幸,只是其中的心酸没人能懂,她希望太平能懂,但太平从未提过。“你不生气就好,驸马为人老实,你不要太凶他。不若你在府里办一次家宴,请他和武攸宁来,他们若来,便表示会帮你。”
宋玉也觉得应该是要见一见太平自己家的人了,说来她似乎还有一个儿子和李隆基关系不错,貌似还是太平的得力干将。眼下这样的困境,应该自己的儿子们能更叫人信任吧?宋玉这么一想,便点头答应。
上官婉儿又道:“还有一事,我今日回去便写诏令,让隆基离开长安。”
宋玉一惊,很快理解她的意思,赫然起身道:“那不行,他不会懂得,你别着急,让我先去跟他说。”
上官婉儿知她在此事上不肯让步,便点头道:“恩,那我和你一起去。”
宋玉方待说话,忽听得门外传来怜儿和元香的急切呼声道:“临淄王,您不能进去呀,临淄王!”“砰”的一声巨响,门被人一脚踢开,李隆基已闯了进来。
宋玉脸色大变,还未反应过来,李隆基已提剑朝上官婉儿冲杀过去,宋玉想也不想,隔案扑上前一把抓住剑尖。“嘶”剑身摩擦皮肉带来钻心的疼痛,她却握的更紧,终是阻止了剑的冲力,也震住了暴怒的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