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_作者:党凤田(29)

  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要下车自己走。省城这么多人都是从哪里蹿出来的?满街筒子都是人,都是干什么的?

  啊!五一广场那么多人。穿裤衩背心,绕圈跑,好卖力气呀!图啥?吃撑的!你跑得再快,还能追上兔子?还不如下地多干点活哩。

  你看,那老头儿、老婆儿,挓挲着胳膊,弯着腰,眯着眼,比比划划,都像撒呓症。真是闲得难受,不下地,不纺线,不织布,不干活。那么大岁数了,一大清早跑到大广场来穷闹腾!练身体?多干活,干大活,出大汗,更能练身体,你们为什么不去练?

  城里人“尖头”多,你看看,上汽车拼死挤,那两个穿抽腚裤的小子硬挤那姑娘的胸脯,那是你们挤的地方吗?安的什么心?

  城里人真是败家子,大街两旁那么好的地,不种庄稼,不种菜,不种果树,倒种草,种花。顶吃还是顶喝?农民整天锄草还锄不完,你们还种草,种小松树,小冬青。种上又不让它们长高,剪得秃秃的。长高有啥不好?当梁当檩不好?十八户想种树都不长,你们还怕长高。真是不知柴米贵。

  种草种花就种吧,还用花花绿绿的铁篱笆护着。这要用多少铁呀,十八户使个钉子都找不到,这么多铁篱笆,够作多少钉子?城里人真不会过日子。

  城里人真好吃,一早起来,不忙着干点活,头不梳,脸不洗,端着盆子,提着篮子,站长队买“果子” 、“豆浆” ,这要花多少钱?一买就是一篮,一盆,不过日子啦?自己家没锅?早早起来捅开火,蒸蒸干粮,打点糊糊,切点咸菜,热热乎乎一吃不是很好吗?哪能天天买“果子” 家里生气啦!吵架啦!十八户看病人,走亲戚,才舍得买几个。庄户人哪能随便吃“果子”?

  我八岁时,舅舅生病,娘带我去看望。娘用纺线赚的钱买了四个“果子” ,小心的用绳提着。路上,我几次要提那油渍渍香喷喷的“果子” ,娘就是不让。我知道,不是怕我提不动,而是怕我咬一口。躺在炕上的舅舅,拿起“果子” 住嘴里送的时候看到我。我两手扒着炕沿,两眼直直盯着他,小嘴直流哈啦啦。舅舅用两个手指掐下一段给我,我拿在手里舍不得吃。玩了半天,才用牙一点点咬,真香呀,啥时才能饱吃一顿呀。

  省城男人不老实。一个个眼睛都不怀好意,抬眼看人家的脸,歪头看女人的胸,人家的脸胸跟你们有啥关系!看我是不是省城人?不是又怎样,我一样上班,一样挣钱;看我是卜队长什么人?你们六个手指挠痒痒,多一道子!你们管得着吗?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是省城最好的人,他有一颗菩萨心肠,他肯帮穷人的忙,他最恨欺负人。他不会像你们上车把老人挤倒,他更不会挤人家姑娘的胸脯。你们谁肯用自行车驮我?卜队长就驮我上下班。他模样不好看?人好人坏光看模样?你们模样好,穿得漂亮,可一看那贼溜溜的眼,就知道你们一肚子坏水!

  省城的楼房可真好,卧砖到顶,蓝登登的,青湛湛的,大玻璃窗,明晃晃的,多高啊,一层,两层,五层,七层。上到顶上去,一定会看到北京城。

  省城的马路真好,宽敞敞,平展展,多干净!人摔个跟头身上也不会沾土,下雨照样骑自行车。十八户就不行 ,一下雨满街烂泥。别说骑自行车,走路都沾掉鞋,鸡一走就陷进泥里,干扑拉翅膀跑不了。

  我小时候想过,省城能顶十个十八户,想的太小了。听说省城南北十五里,东西二十里,人口有一百多万。

  “卜队长,快到了吧?”

  “就快到。云英,你在省城上班,想家不想家?”

  “想,又不想。离开俺娘半年多了,还能不想,可是那十八户又觉着没什么好想的。”

  “你临时干几个月,还是想长期干下去?”

  “只要人家不撵我,我一辈子也不走?”

  “咱们干的可是泥水活儿,又脏又累,你怕不怕?”

  “我什么金贵身子,多么脏多么累我都不怕。”

  “今天干活,你见机点儿,卖力点儿,一开头给工头个好印象。”

  “卜队长,你想得真周到,有你跟我在一块,我心里就沉住气了。我不会的活,你可教我呀。”

  “放心吧,到了。”

  第14章 可怜又自傲的省城临时工

  这是华荣制药厂,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制药厂。全厂干部职工近万人,厂区和生活区共占地三千亩。生产要扩大,住房要增加,基建任务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