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出征的事似乎是高宗定下的,还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左右思虑,还是不安,想来想去,也只能再求助上官婉儿。只是昨夜高宗的言语,总让我觉得哪里不对,怕见的频繁见面再给上官婉儿惹来麻烦,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有个小宫女前来。
征求了我不少有关婚事布置杂七杂八的事情后,突然狡黠的一笑,低声说;“上官姐姐记挂殿下,让我来看看殿下。”
我一听,退到身后的桌子旁,执起笔简单写了高宗的意思,交给了前来的小宫女,这时候我只能选择相信。
没能等到上官婉儿的消息,却终于等来了婚期。临近的前两天,因为王府还未修缮完毕,我先搬出宫外的一处别院。
到了成婚的这天,侍奉和准备的人在不大的别院中忙忙碌碌,成亲是在晚上,所以白天居多是待客,下午时分,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倒插门’生活,转去了崔府。
没到洞房见新娘自然是不可能,但我也不免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崔璧斐见我作何感想,悬灯结彩,崔府上下好不热闹,崔知温的脸上也不在像从前那样从容淡定,喜悦的神情一直不散,也许是他还满意我这个女婿吧。
武后那里迟迟没有来给我解决难题的意思,要我一个女人如何和另一个女人洞房花烛?
第30章 第二十九章
“请殿下去更衣吧。”日暮西山,夜还未完全降临之时,崔府的大小灯笼就已经都点亮,侍婢来我身边轻声道。
和崔知温打了个招呼,暂且离开了会客之处。
为了防止被发现什么,里面的衣服早就在别院换好。待这边的侍婢为我换外衣时,才发现喜服并非是那日婉儿拿给我的那套,出于好奇问了一声。
婢女答说,“崔大人怕殿下今夜过分辛劳,所以府中之宴,为殿下制了一套轻便的喜服,明日入宫拜见天皇天后时,再换礼服。”
崔知温也确实心细,那日试衣之时,里三层外三层的十分麻烦,加上各种佩绶,的确不如这套来的方便,人说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看来这公主‘娶’妇,也一样麻烦,可怜了崔知温,我到了他府上,他也不免要谨小慎微。
白裙配红纱衣,倒和以前看古装剧里的不大一样,重新束发整理之后,门外的小厮已经开始催促。
崔府的前堂院数日前就搭起了临时的大帐,用来接待一些品级相对较低的官员,堂内所摆的宴席,自然是接待贵胄王公和元老重臣的。
我自然免不了要在堂内多待一会,位高权重之人,一眼就能看的出来,虽是在推杯换盏,却气势不减。
主桌之上,李哲李旭轮都在,二人比起桌上的其他大臣,贵气有余,却终究缺了些岁月磨洗出的气势。崔知温陪在我身旁,不时小声在耳边告诉我是何人来道贺,该如何应对。
和堂内为数不多的几桌人饮酒小坐之后,又随崔知温出了堂院,果然又是一番景象,我刚一进去,众人就都起身举杯,同呼贺词,崔知温只叫我陪着饮了两杯酒,说了几句客套的感谢之言,就该切入正题了。
横竖躲不开,我心一横,大步跟着他前去,两队小厮在旁掌灯,一路上婢女仆从匆忙往来,整个府邸都洋溢着喜气。不管是嫁还是娶,这还真是我第一次结婚,也算意义非凡吧。
进了内院,喜房却是西南角搭起的一处青布帐篷,后知这叫百子帐。原来洞房不在房中,也算开了眼界。
因为高宗武后是不来参与的,所以交拜就不必进行了。我掀帐门的手抖了又抖,却还没打开,崔知温在一旁笑言;“殿下不必紧张,微臣就送殿下到这儿。”
被他这一笑,我慌忙掀开帐门进去。
坐在床帐下的女子,却不是穿着红色喜服,近乎一身青,大袖衣精美华贵,这才让我觉得应该是新娘,虽然头上盖有盖头,却也不是红色。
咳咳,新娘子猛的的咳嗽,一旁的婢女看我疑惑的神情,忙说自家小姐前几日兴奋奔闹,受了风寒。
我才进来一会儿,崔璧斐的咳嗽近乎一声连着一声,傧相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很快又笑脸相迎,引我坐在崔璧斐身旁,我刚挨她坐下,咳声忽然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咳开,我心里也有了数,这病多半是装的。
婢女端上同牢饭来,却没让我上手,给我和崔璧斐一人喂了三口。紧着就是合卺酒,有人递上两个小金盏子,我看了一眼,杯中酒如血色,应该是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