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的日常_作者:剒溪(3)

2018-07-31 剒溪

  若是非要有那么一点交集,恐怕就是逢年过节时大家聚在一起互相比较实力了。大哥任弁成家早,早年科考中了进士,如今朝中领了个闲职,大夫人也给了京郊的一个庄子让他管着,平日里结交不少官府公子,以后当官仕途顺利不在话下。二哥任隼也不逊色,二老爷宗海擅长书画,写的一副好字,在京中炙手可热,闲赋在家长居在自己的庄子上,享着山水田园之乐,因为细心打理收入颇丰,田产多得忙不过来,便交由二哥管理。二哥在买卖地产上十分有天赋,不过几年规模惊人。三哥任斨也是二老爷的儿子,出生之时体弱非常,所有人都希望他好好养身体不要操劳,任斨好一通纠缠请求,二夫人才给了一个小铺子打理。四弟还小,不过看任老太太对三老爷的宠爱,四弟日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任壬心里将家中这些人筛了个遍。大叔伯的大姐早就嫁人,孩子都比她大,生活有大伯母也还算不错。二叔伯的二姐也嫁人了,虽然远,姐夫是当地世家,几年不到又添个侄子,什么都不必操心。算来算去,只有自己最没前途。

  及笄已一年,爹娘都没有任何表示。其实,就算是管理一个小铺子混的和三哥一样差,或者说媒将自己嫁个没出息的人都比现在要好。母亲手底下有两班人,一班是纺织的作坊,一班是掌握着各大府邸奴隶的来源。父亲平时没事就爱搜集些小道消息,有时候也会帮帮母亲的工坊。任壬有心想让爹妈开几个铺子,却几次三番都被岔开话题,让任壬无奈不已。

  更让任壬不解的是,任四老爷和夫人只要她一个孩子。任壬几次三番打听,甚至连医学脉理都不放过,也瞧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说起来,四夫人身体健康得很,除了一些累出来的毛病,其他还真没毛病。任四老爷……也没毛病。甚至后来在任壬十五岁的时候,四夫人裴氏有了喜脉,却将任壬支开,喝下了打胎药。裴氏说是为了任壬,可任壬怎么也没看出来。有兄弟姐妹不好吗?每次看着亲生兄弟姐妹打闹,心里总是难受的很。

  也只能成谜了。

  每天就是闷在屋子里看书练字,无聊的时候看看话本子,有时候爹娘都不在家就偷偷溜去看哥哥们会友搭的戏台,往往看入了迷,最后被母亲揪着耳朵逮回来。爹娘在家的时候经常待在一起聊各种消息,但一看到她就说别的了。

  真的难过啊。

  每天辰时开始,任府的进进出出,任壬只能看着,然后等初一十五可以出门的日子,低调的去大街上左逛右逛,抱着少的可怜的铜板与糕点首饰两两相望。

  打定主意

  金陵城作为天子脚下之地,往来人络绎不绝。文人雅士、白衣卿客、江湖人甚至三教九流多汇集于此,暗潮汹涌。京城实事瞬息万变,安于本分的人有,企图染指自已一亩三分地之外的也大有人在。不能说绝对的,只是金陵城给了这样那样的机会,不去做,焉知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成王败寇,一向没有机会留给失败的人去总结原因,史书上江湖里只有胜利者的光辉过往。今日你挤下我做了五品官,明日又被别人揭发丢了命,看清楚的人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暗暗地留着最后一招保命,看不清的破釜沉舟,像极了赌场上眼睛红的疯了的狂徒。

  枢文书院是绝对安全的地方。

  至少当今圣上是这么认为的。

  皇城中,正经主子有太后、皇帝和皇后,自是不必多说。当今圣上有一弟一妹,太妃所出理亲王与皇后抚养的欣德公主。理亲王善武,弱冠时便已征战沙场,立大小军功无数。皇帝长了理亲王十三岁,对幼弟甚是疼爱,除去理亲王府规模宏大,理亲王身兼大将军,其他便无需这个幼弟操劳。现理亲王已二十有五,幼弟不开口,皇帝也不谈嫁娶。欣德公主及笄便已看好了婆家,只过一年便嫁入夫家,只可惜驸马英年早逝,只留下遗腹子和不肯再嫁的公主,后来公主一心抚养小公子,对小公子期望甚高,不惜花重金建造了龙凤书院,当今圣上也派出德高望重的文官前去主持,吸引了一大批才子前来教书育人。

  两年前,有一位高人路过书院,欣然进入,在书院里与几位院长大谈了一番,皇帝微服私访亦在现场,据说那位高人对历朝历代的局势政治了如指掌,甚至针对现状说出了几条兴国之策,一针见血恰到好处,听得在场的文武官无不拍手叫好,皇帝再三挽留,高人摇头不止,索纸书“枢文”二字,气魄雄浑,踏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