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皇室秘闻
穿过雪白的粉墙,步入霓裳院沈云梳第一眼看见的不是精致的楼阁小筑,不是静美的紫藤秋千,不是屋后那一汪清泉,而是花圃内盛开的十余朵牡丹。
她奇道:“阿罗如何让牡丹在十月怒放?”
顾玉琦浅浅一笑:“云梳高看我了,我哪有那本事。是前些天天气回暖,这牡丹逐渐又自己生出叶子,开了花。”
沈云梳点了点头,语气理所当然:“百花自然为阿罗绽放。”
说完,却见面前的人沉默了半晌。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喜爱牡丹。只是后来日子长了,说的久了,也分不清了。”
沈云梳听出了她话中的苦涩,却很是不解。都说恒王将独女视为掌上明珠,今日一见王妃对阿罗更是疼爱有加。恒王府在朝中低调,却一直很受皇帝信任,天子对待绮罗这个堂妹比不少同父的姐妹都亲近。
阿罗该活得悠然自在,而不是束手束脚。
不得不承认,沈云梳此刻心中有些心疼。
“那阿罗喜欢什么花呢?”她没察觉到自己的语气是多么轻柔。
“我喜欢栀子。花苞从寒冬孕育到夏至始盛开,香气清透让人心旷神怡。花叶也经年不凋,翠绿可人。”
栀子吗?出乎意料,却也像她。
“说起来,”顾玉琦脸上又浮现出笑容,“云梳与我心中的栀子花有些像呢。”
“娘,您怎么对云梳这么好?也没见您如此亲近子佩啊。”沈云梳走后,顾玉琦不解中又带着几分欣喜地问道。
“子佩性子太严肃了。”余曼婷叹了口气,“我心中也同样疼她。不过……真的决定了吗?”
“嗯。”顾玉琦收敛了玩笑的神色,“我相信她。”
二十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沈云梳像往常一样读书温习,看上去似乎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顾玉琦发现她的双眼闪烁着夺目的光华,似乎蕴含星辉。
娘说有些人并非倾城国色,却因为周身独有的气质让人移不开眼。好在她慧眼识珠,要不眼下的日子该很无趣吧。
“你们说,绮罗郡主和沈家小姐在书院中传播女子自强的理念?”
“是。”孙馨宁恭敬地回道,“绮罗郡主平日矜贵守礼,少与旁人搭话。但这些天有人与她说话她会随意答几句,其他人自是受宠若惊,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面上都满面笑容。而沈二小姐为人温和,但除绮罗郡主和林怀雪之外与其余人没有深交。这些时日却也会偶尔与同窗八卦,不经意地评点几句。”
“具体怎么说的?”孙浩问道。他知道自己在政事方面没多大建树,能混到户部主事大约也是靠着平日消息灵通,行事谨慎。涉及那几家的事,无论大小,都得打听一下。
“绮罗郡主谈到祝家大小姐时说,虽说出嫁从夫,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却不敢忘。女子出阁后仍要铭记自己本是哪家贵女。行事不能给母家丢脸,遭了委屈也不该忍气吞声,自请和离全了气节。”
“这话说来也没错。”
孙馨宁顿了一下,心中有些不是滋味。父亲觉得顾玉琦的话没错是因为她宗室女的身份,她这般生来就是按贤妻良母标准培养的女儿大概没这个权利。
“郡主夸赞其友祝子佩的才华远见不亚于男儿,说世人对她的评判实在不公。还提起过前朝末代女将军花蓉,语气中多是敬佩。”
“那沈家二小姐呢?”
“她谈的就比较多了。”孙馨宁神色如常地说,“评议诗词时多次提到前朝几位女诗人例如魏燕娘,对她们很是推崇。有几人用她们曾为风尘女子的理由讥讽,却都被沈云梳有礼有节地反击回去了。其他人大约觉得她是按绮罗郡主的吩咐行事,大多没有为难,不过心里还是不以为意的。”
“宁儿,你怎么看?”孙浩有心考量一下自己的女儿。宁儿明年三月就出阁了,作为主母也该会分析这些事了。
“女儿不知。”孙馨宁垂下头。
绮罗郡主往日与祝子佩是莫逆之交,然而两人似乎达成了什么默契从不干涉彼此的事。这回出言定然是有缘由的——以她看,大概是沈家小姐劝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