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三年_作者:青执为枳(4)

2018-03-04 青执为枳 民国

  快了,还有五十米。这座村落几乎没变化,从前古旧的房子翻新后,经过半个世纪又变得古旧,开缝的石板路上布着苔痕。那时蒋周格央着她要从医院出来散心,走到这里时不要她搀扶,结果踩了青苔滑倒,送回去后伤口又裂开,她缝合时忍着眼泪骂骂咧咧,蒋周格却咧嘴说“我不疼的。”

  从这里已经能看得见房檐,从前那几所房屋门口,都贴有大大的楷体书:“陆军战地医院。”那是蒋周格在伤好些时写的,一小块墨是蒋周格的私藏,她笨手笨脚去磨,最后还剩下许多,蒋周格就笑着说:“不如我送你一副字吧。”

  那副字连同她的手表,宋时邈都保管得好好的。

  身边经过一个旅游团,多数都是些年轻人,听见导游讲到这里的历史时,不禁热血高涨,高唱知识青年从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係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十几人合唱层次不齐,有的忘词有的跑调,宋时邈站在门前仰头看屋檐,蒋周格那些苍劲有力的楷书早已消散在历史尘埃里,她和她的师、她的军全长居于此,现在隔了七十年,自己终于重返故里。

  是这里了,宋时邈和蒋周格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宋时邈不同的调子混在这些青年的合唱里,显得突兀极了。可是只有她知道,也只有她记得,她唱的是这首歌最初的调子,是蒋周格一句一句纠正她,让她记下来的调子。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宋时邈在眼泪中微笑,你好啊,蒋周格,我是宋时邈,从21世纪的新中国来的医生。

  “你好,宋时邈,我是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上校参谋长蒋周格。敬礼!”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是在去年十一月写的,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抗日文。

  本来想大修的,但是发现剧情完全动不了,哪怕是删掉我最不满意的一处,这个故事都不完整。于是索性直接发上来。

  【但是之后会重新写一个修改版本的,算是在这一本的基础上继续补定和完善,尽力做到我可以满意为止】。

  第2章 第二章

  (四)

  民国三十三年。

  这一年在中国抗战史上称得上是非比寻常的一年。年初时,中国远征军重组完毕,在司令官卫立煌的带领下,以二十万精兵装备德系武器,在缅甸发起全面反攻。

  五月初,滇西大反攻时局已经成熟,二十集团军司令部自离怒江不到五十公里的保山县光遵寺搬出,顺着北线从绵延两百公里的怒江渡口强渡过江,自高黎贡山攻向腾冲县。

  最先渡江的是198师,于5月11日凌晨,顶着江雾和风冻强攻渡江,随后投入战争,开始夺取高黎贡山东坡小横沟——灰坡山顶一带。因山高坡陡、敌人火力集中,负责主攻的592团一营几乎全军覆没。

  5月11日晚,自主请缨从军部下调来的上校参谋长蒋周格在警卫队的护送下急行军追上198师。当晚师部召开作战会议,由参谋长蒋周格上校主持。

  5月12日凌晨,蒋周格带着一小队警卫及半个参谋部亲临前线考察,在与日军交火中受伤,被紧急送往师部后方的战地医院。

  5月12日拂晓,198师组织第三次攻击灰坡。师长叶佩高身穿军官服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同时急派第593团第一营从右翼增援。592团也派第二营从左翼绕攻敌灰坡后路。

  蒋周格躺在临时手术台上,失血过多导致头晕到不行,伤口周边也撕心裂骨地疼,反倒是被子弹打中的那块地儿已经麻木无知觉。

  听老人说,人死前都是会走马观花重温自己的一生经历,蒋周格倒是没碰见,她现在意识清醒地很,还能理智地判断时间,在心中推演她制定好的战术,听外边的炮火声,应当是开始按照计划交战了。

  蒋周格闭了下眼,头晕。随后听见守在门外的副官扯着嗓门威胁医生:“要是你们救不了她,委员长怪罪下来,都他妈吃不了兜着走!”

  说得好像委员长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山里管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