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小半天功夫,你从哪里受了这伤?刚才看你似乎是练家子,那又是如何受的伤?”
——“与你何干。”
顾韶有些气自个的莽撞,说话出来没好声气。她也是没料到那帮人竟然早发现她跟踪,引她进去就是设伏想杀她,对方武功都不错,此次能逃脱,真是侥幸。越想越觉得自己行事轻率,正气着,这人还来问东问西,两人根本就不熟,本也不相干。高怀逸哼了一声没理她,等婢女送来金疮药后才说:“药对刀剑伤口有奇效。顾韶,你我好歹同窗两载,你如今同我的态度真比陌生人还差,你这样,良心过得去?你且先去上药,此事既然已被我知晓,我必是要管,否则,我就报官。”
这人真是…莫名其妙。
上好药出来,顾韶接过她递来的巾帕抹了把汗,叹了一声:“在大相国寺时我正在跟踪东契细作,你信么。”这话问得高怀逸一愣,本能的啊了一声:“信。你继续说。”
顾韶说完,高怀逸在小炭炉上烧的水也开了,冲泡好茶递过去:“也就是说,那批细作极有可能是随太子妃送亲队进来,然后潜在永安,随时听从召唤。若真是如此,东契那边心思是要猜一猜了。只是我不懂,顾韶,此事和你有何干系,值得你冒如此大的险去追查。”
这话问得有些意有所指,顾韶也回得坦然:“我是大琰人,从小习武,因买卖关系也和东契人打交道得多,遇到这种事,多份心追查一番难道也值得你怀疑?我正打算有点眉目就报官,如今省得我去了,你去官府说比我说有用。听你口气,你对此事并不意外?这倒让我有些好奇了,你虽出身高家,也是一介女流,对朝政之事也如此上心?莫非是…家世渊源使然?”
——“同你一样,我也是大琰人,我就当你那句家世渊源不是在讽刺我,因此我偶尔操心朝堂政事似乎也不用意外,对吧。顾韶啊顾韶,我寻思着你小时候挺豁达一个人,怎如今口齿伶俐后倒变得睚眦必报,分寸不让,你这些年…过得…不如意?”
又被噎得没话说了,肩还疼得厉害,没力气再辩回去,嗯了一声:“你就这么认为吧。”说完整个人没什么力的半趴在床边,看了一眼窗外皎洁的月光,嗓子低哑得有些听不清:“我想起来了,那是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我记得永安城里到处都是灯,到处都是人,护城河里一片莲灯,你就在护城河边出现…你…后来的事我记不清了。”说着说着整个人迷糊起来,趴在桌上昏睡过去。
“后来,我追着你跑到了城门口,被府里詹事拦住,怎么也不让我出城门,我就在城门口哭了足足一个时辰,回府后还被爷爷训斥一顿,说不成体统。顾韶,我真是不知那时候我在哭什么,大约,你是第一个…我内心认同的朋友。”高怀逸说完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没有烧烫感,这是好事。
第13章 第十三章
顾韶觉着这几日罗元宇看自个的眼神有点怪,这会两人一起吃饭,说着东南的事,她轻放下筷子:“你不对劲好几天了,今儿再不把话说透,你不要再来我这里了。”罗元宇一唬就住,赶紧承认:“前几日我来找你,门前见着高府马车,后院又见着高府婢女和府卫,上楼来就见着了…高怀逸。你们,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在一起…什么?顾韶想了一会才明白他的意思,把前因后果说完摇头:“她心思太深,我与她说话不得不小心,落个睚眦必报的名声倒也无所谓。你如今在羽林卫,可有听说她心向哪边?”罗元宇摇头又点头:“据说是两边都喜欢她,她也对两边都好,你要说她真心为谁,这事得她亲口承认才作数。不过,她真的重要吗?毕竟是女子,两边对她再信任,也有限。倒是她胞弟高怀志,才真是举足轻重。”
顾韶哼了一声没再回这话,只说东契细作的事既然被他知晓了,就让他多留心,如今打草惊蛇,对方会更隐蔽更谨慎。犹豫片刻拿出封信:“本不想这么快让你拜师门,如今事情紧急,只能让你尽快去见他。陆英廉,以前在袁州做过知州,如今在兵部领了个侍郎做,和殿前司如今的都指挥史许公东许殿帅关系颇好,他国细作也归他那管,你先去他那认个门,他见了这信必会接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