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_作者:Fahrenheit(108)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这样的人家都指挥使听说也就派了三五个人盯着点大门后门就是,并没有再为难。

  但那些有脑子一热,非要奋起一搏的……他也没客气:兄弟们发财的时机到了!

  于是一夜之间,杭州城内外彻底安生了——若非第二日见到街上行走的差役们脸上连个笑模样都没有,百姓根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一天林海安心睡了个好觉,用过早饭也不匆忙,跟平时一样去衙门了。

  贾敏揉了会儿刚醒来的两个儿子,再把珝哥儿见到眼前——臭小子越大越皮,前几天杭州城里局势不明,他可是在家闷坏了。

  今儿老爷出门前还特地嘱咐,为了安一安百姓之心,让珠哥儿带着黛玉和珝哥儿一起出门逛逛。

  贾敏先捏着儿子的小肩膀,仔细嘱咐了一通:出门听你姐姐的,不要乱跑,别让你师傅们离你超过五步。

  林海给儿女请来的骑she师傅和如今看家护院的家丁,全是见过血的老兵,自然值得信赖。

  贾敏平时不大限制儿子,但是她难得的几句嘱咐要是儿子不肯听,那晚上这臭小子就得等着亲爹的大巴掌了。珝哥儿吃过一两次亏,现在很是听话。

  等她话说完,正好红纹撩起帘子:贾珠和黛玉一起来了。

  贾敏一手女儿一手儿子,笑眯眯地跟侄子说话,“珠哥儿带妹妹弟弟们出去逛一逛,且留心多瞧一瞧市面上的qíng形。”

  贾珠应道:“姑妈放心,侄儿正好邀请一二友人喝茶闲聊。”

  姑父已然透出过口风:这回对孙家毫不姑息,于是那些在科场之中也捞了不少银子的人家也不能幸免脱罪。

  贾珠也正好“顺路”打听一番,他倒不是去这些人家的门口盯梢,而是见见自己朋友,尤其是消息灵通的朋友,听听这些家有恒产又有点见识的读书人怎么说,回来好跟姑父姑妈转述。

  黛玉见母亲点头,她便问,“能把妙玉姐姐也叫上吗?”

  贾敏笑道:“当然。”

  黛玉便冲着贾珠道:“珠大哥哥,咱们先去接妙玉姐姐。”

  片刻后,黛玉挽着她珠大哥哥,珝哥儿抱着他姐姐的胳膊,一大一中一小三个人一起出了门。

  看自家太太一脸欣慰的模样,红纹几个大丫头也来凑趣,“珠大爷倒向咱们姑娘的亲哥哥呢。”

  谁不知道太太跟娘家二嫂处不来?但太太从没迁怒过侄儿侄女。

  贾敏道:“人跟人都是处出来的,何况这阵子也是离不得珠哥儿。”

  过些日子珠哥儿回京参加元chūn的婚礼,贾敏正有东西让他亲自带回去,有些话也得他亲口捎回去才让人放心。

  却说昨日二皇子亲临巡抚衙门,与姜巡抚林海几人开诚布公地谈了足足两个时辰,这才定计: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他和六弟都把这些担下了,而涉及考场舞弊之人一个都不必放过,空出的位子大家再……按照功劳分一分。

  二皇子这番话掷地有声,林海他们也终于能轻松地回家休息。

  实际上,以前连续两任的学政在让孙二老爷收买之后,作弊也都做得比较小心:会收受那些中不中两可的童生银钱,也会调整名次,比如把中游的往前提一提……总体而言,他们做过这些,放榜后却不会有太大争议,真正的年少成名的小才子他们也不敢做得过分。

  因此这么多年下来,士子之间偶有议论,但却没闹出什么大事。

  只是孙二与两位学政勾结的十余年里,那些通过“后门”得中的秀才,自有人更进一步中得举人,这些人再做了官,哪怕官职不高,也借此编织了一个硕大的网络……于是孙家在江南的势力人脉也从士绅真正走到了官员这一步。

  林海和周励拿出个数年舞弊的证据也正是因此而生——不得不说做坏事压力大。

  不光是舞弊还有~结~党之嫌,事发一定掉脑袋的大案……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之人大有人在。

  这十来年里有好几个人,就是为了留条退路而仔细记账,每次收受银钱都记账。

  几人的账目汇总一下,就拼凑出了这舞弊大致的规模,再加上按察使也不是吃白饭的,这些年也收集了孙家许多把柄,虽然未必能致孙家于何地,但也足够吓一吓人了。

  于是这些证据一起摆在了二皇子眼前,花了大半夜,终于仔细读完这几本薄薄的小册子,饶是二皇子见多识广,都……心惊ròu跳:先是惊后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