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_作者:Fahrenheit(153)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第三天,布政使休沐,薛桓亲自上布政使府上“请罪”:布政使就是图财,那位“远房亲戚”姑娘其实也不那么经得起推敲。

  破财免灾,花了两万,薛桓了却一桩心事的同时也知道跟布政使大人多方往来——其实就是两次三番上门讨价还价,总得跟林海解释一二。

  他终究还是觉得丢脸,简简单单写了封信就送到西北。过了两天,他那股子屈rǔ之意散得差不多,又想起来林大人在江南故jiāo遍地,自家这档子烦心事儿怎么瞒得过人?!

  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从头到尾全是实话,没给自己留一点面子,写完便再次打发人送往西北。林海对他有提携之恩,他必得给这位大人有个jiāo代。

  说来也巧,半个月后,他的信与韩琦的信正好同时抵达林海的案头。

  韩琦忙着跟继任杭州知府的同僚jiāo接,有个什么风chuī糙动还是尽职尽责地写信报信儿:他对薛桓的处置还算满意,最起码薛桓认头出钱,没有一点动用林海这层关系的意思。

  林海看到薛桓的第二封信,也乐了,回头就跟他媳妇嘀咕,“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早就让人盯上了。”

  贾敏眉头一皱,“老爷,若真是手头不宽裕,想捞一笔,都做到了布政使,何不找商户们开口?孙家走了,空出的商路如今可还没填补满呢。”

  林海盯着媳妇良久方道,“你不说我还真就放过去了……”

  下级是会对上司有所孝敬,但此番薛桓遭遇的可说是“讹诈”了,同朝为官这么不要脸这么不讲究,总有特殊的理由。

  贾敏提醒的也正是这一点。

  她派到西南的心腹也一一发回消息,薛蟠这次吃亏背后又有他好舅家的影子。要是说王子腾有心算计这个傻外甥,也是冤枉王大人……王大人正谋求甘肃巡抚,哪里把傻外甥乃至薛家放在心上。

  谋求升职的时候谁会再忙着树敌?按贾敏想来,不过是王子胜狐假虎威而已。当然,王子胜背后也的确有人眼热薛家的家产。

  林海此时又道:“既然在江南为官不易,就换个调任吧。”

  他已经意识到,有周兄和韩兄留在江南已然足够,正值风口上的这两位也没空照顾薛桓:薛桓虽然称不上落单,但也因为家底厚这就让人盯上了。

  林海琢磨了一下,觉得西南总有薛大人的用武之地。

  铁矿走私往后追查,终于线索断在了五皇子的门人身上。林海得知此事,也就不好再过问,只是往西南安排个县令,跟许谦贾琏二人文武呼应,有个风chuī糙动,应付起来也便宜些。

  想到这里,他提笔便给自己的老师写了封引荐信。把信装好,转头他便跟正看信的媳妇的感慨,“风雨yù来啊。”

  贾敏抖抖手里的信,“心有戚戚呢。”

  林海好奇道:“你那些姐妹也瞧出不对了?”

  贾敏调侃了一句,“莫说我们见识短,”她忽然拉住林海的手,附耳道,“三十多年的太子……但凡识字翻翻史书,哪里琢磨不出一点滋味。”

  圣上对太子再好,太子手里也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文武能人。

  可他的兄弟们,二皇子颇受士林推崇,六皇子军功卓著,现在也已经掌握着jīng锐大军,至于五皇子在不声不响之际也深受勋贵推崇……太子可不是能忍气吞声之人。他若是不反抗,将来纵然坐上那个位子,也是个傀儡。

  贾敏倒是觉得,太子会反,几乎是种必然。

  林海道:“容大人是陕甘总督不假,但六皇子驾临都了快一个月了……”

  贾敏知道丈夫这是在安抚她,“老爷放心,只要咱们看好孩子便是。”不行就把儿女一起先送回京城。

  话说黛玉只烧了小半天,即便如此贾敏也按住女儿在家歇了足足五天,结果黛玉好得很,不出门反而更丰润了一点。

  贾敏也稍微安了心,觉得黛玉这一烧这大约是种提醒。不过为了安心,还是跑去长安城外的寺庙中上了炷香:向父亲祈愿一家平安。

  闲在家里的黛玉帮着母亲处置庶务不提,还主动照看起了三个弟弟。

  珝哥儿也是跟着表哥和姐姐一起到田间地头见识到百姓的面貌,以及年久失修十分残破的水渠和桥梁……期间表哥和姐姐教了她不少,他对着能跑能说话的弟弟,也当仁不让地教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