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不想向太子示好,却不愿得罪江南真正的“地头蛇”:他下一任大半还要落在江浙。
孙家老太爷,也就是太子的外祖父如今在京城休养,江南的孙家祖宅有太子的一位舅舅镇守,却也拿得了主意。
而此时韩琦都已经下狱了。
林海打点了一番,不许狱卒折rǔ,同时韩琦也为林海说服,紧咬着牙不肯“畏罪自尽”。
林海又特地寻了扬州知府说话,闲qíng逸致聊了半天,关键只有一句,“孙家可看着呢。”于是韩琦也没被“畏罪自尽”。
数日后,圣上密折尚未抵达江南,韩琦便让孙家人从扬州押解到了姑苏。姑苏是孙家的地盘,更是江苏巡抚衙门所在,到了姑苏韩琦的xing命已经保住九成了。
只是送扬州到姑苏的路上,韩琦遇到三次刺杀,若非孙家早有防备,他还是得小命休矣。
而且从孙家的反应来看,那私兵还真不是太子豢养的。
得知韩琦平安,林海站在窗前轻叹,“这些殿下们啊……”
贾敏掂着着儿子轻笑道:“没胆量做什么大事。”
☆、第十回
贾敏没有机会亲见那场夺嫡~大~战,但在地府抱着水镜看了很久,再加上父亲的解说,也是彻底开了眼界:皇子们前世里可是扯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彼此手上都见了血。
通过韩琦的遭遇,引得老爷早些看清殿下们的狠辣本色,总没坏处。
贾敏有心事,掂儿子不复刚才一般频繁,小祖宗登时不gān了,“哇”地一声挥舞起了小胳膊小腿儿。
儿子肥嫩的四肢在眼前晃来晃去,贾敏也忍不住笑道,“脾气不小啊。”
林海见状,赶忙把胖儿子接到手里,感受到儿子挣扎的幅度,他也笑道,“这还不满周岁,抱起来我都费把子力气。”嘴上虽在抱怨,其实心里舒慡极了。
贾敏也笑眯眯地承认,“不用再过几个月,我这个亲娘如今都怵头他折腾。”
她心里正在感慨:这都快两年了,黛玉没闹过大病,胖儿子不用多说,夫妻俩多抱一会儿都嫌累,而她自己从有孕到生产再到坐月子休养身体,全都顺畅不得了。
看来拉扯英莲和妙玉以及她们两家子的功德已经回报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了。她也问过父亲,像他们这样有所求地积攒功德,仙人佛祖究竟怎么看待。
父亲的回答也很妙:什么都不求不图谋,还有多少人肯去行善?
有这话贾敏便安心了。其实韩琦这一家纯是因为她才能跟自家凑得够近,而老爷肯出手相助,大概也有大半原因都落在她身上。
横竖老爷也乐意在江南多几个真心相待的朋友。
晚上,黛玉跟父母一起用过饭,便到暖阁里逗弄弟弟去了:这个弟弟特别皮实,根本不怕折腾。
可惜黛玉“摆弄”了半天弟弟,倒把弟弟哄得睡着了。她再戳戳弟弟的脸蛋,弟弟连扁嘴都不肯了。
不反抗就没意思了。
黛玉默默地从暖阁出来,父母两个则在卧房里肩并肩说着话。看爹娘的神色,黛玉就知道,有什么要求赶紧提,父亲这会儿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父亲母亲,我想去瞧瞧妙玉姐姐。”
贾敏闻言,先把女儿揽在了怀里,他们夫妻说话她有意让女儿多听一听,“韩大人早就放出来了吧?”
林海道:“可不是。正收拾收拾准备官复原职,若是赈灾一事处置得好,还能升上一升。”
贾敏笑道:“这便是因祸得福了。”说着,捏着女儿的小手道,“既然如此,你且去瞧瞧你妙玉姐姐,我给你翻找些好东西,你好好探望她一回,还有你甄家和方家的两位姐姐你也都叫上。我让你珠大哥哥送你们去。”
黛玉点头应是,又“得寸进尺”道,“那能让珠大哥哥带我们几个逛一逛吗?”
林海先乐了,“闷坏了?父亲这些时日疏忽了。”救了韩琦一命,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不知花了多少心思。
黛玉一本正经道:“父亲要好好陪母亲才是。女儿不能没眼色。”
贾敏闻言眼睛都眯了起来:这小棉袄忒贴心!
林海gān咳一声,没话可说:女儿后面那句话,承认否认都不合适。
贾敏见状赶紧解围,“怎么光想着跟你珠大哥哥出门,方家两个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