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林海_作者:Fahrenheit(124)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二来甄应嘉是他第一个客户,甄家的小儿子和庶出的小女儿都是吃了林海的药生下来的。

  只不过庶出的小女儿体弱,能活到成年的机会不大,这一点从林海得到的寿命反馈上能看得出来。甄家保住了,林海还能多收点“租子”。

  第三,甄家……估计家底比荣府更厚。虽然原著里没写到贾府和甄家的结局,但能从显示荣府的结局各类线索中得出许多,既然荣府王夫人能替甄家保管家财……首先甄家到了败落之际仍有数箱财宝,亦有死忠,光这一点就比荣府qiáng上不少。

  第四嘛,就是史家兄弟也要前往西南为官,那么甄应嘉只要坚定些谨慎些,再跟史家凑得近些,八成能全身而退!

  打定主意之后,林海便召唤起小金,“经常跟你说话打扰你工作吗?”

  小金兴奋道:“一般不会。”又主动解释道,“这个点儿他们都安歇了,所以肯定没问题。”

  “原来如此。”林海调侃道,“也就是不那什么的时候都方便聊天?”

  “没错!为他们调理内分泌的话,完全不挑时间。”

  关键一举,还是需要监控的。

  “这感qíng好。对了你管查找错字和润色吗?”

  小金毫不犹豫,“管。”

  还能兼任小秘书……林海嘴角一挑。

  第二天,师爷包怀尚和大管家林大明显发觉老爷回信比以往更多更快……作为林海心腹,其实知道昨晚的动静,就是“太太可能有孕,老爷召见内宅各路管事,把这些人仔细嘱咐了一番”,因此二人也没多想,只觉得老爷通身喜气,处置庶务自然动力十足。

  不过很快他俩就暗地里叫苦不迭了:因为老爷忽然留维持住这样一个效率……他俩作为负责收发和初步筛选信件的关键人物,尤其是这些信里有不少不能走官家的驿站,一来二去,负责送信的人手就不够了。

  他俩怕耽误老爷的要事,当年就携手向林海诉苦兼承认错误。

  林海听完也很无奈,这就是人丁稀少的缺憾。这一家子满打满算就三个主子,又需要多少家臣仆从?

  正如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也犯难:西南不稳,没准儿消息灵通的北狄人还会趁火打劫,因此这阵子书信不可能少。不然他也不至于厚着脸皮让小金搭把手。

  如此一来,专人专信肯定没戏了,只能跟后世的快递一样,在外弄个小网点兼小卖部,由一个小团队来负责一大片区域。

  正好南边的铺子都收了,还有许多老掌柜账房待命呢。

  林海就把这念头跟两位心腹说了,就被两个心腹连着拍了好几通马屁,之后两个人屁颠屁颠地回去执行。

  林大和包怀尚相当于林海的机要秘书,除了他俩,林海还有数位幕僚,不过大多数都是“管财务”的,能出谋划策的“军师”一个也无,他想了想,觉得现在也算安定下来,勉qiáng站得住脚,是该再招聘几位幕僚来。

  林海又埋头给自己的座师陆大人写了封信,把自家现在的qíng况说了说,最后请他给自己推荐一二人手。

  陆大人现在就在京城,林海宁愿写信相托,也不愿意没事儿总往座师府上跑——只为避嫌。

  至于安cha个把钉子进来,他也不大在乎:水至清则无鱼。

  再说钉子也并非不能用,一般来说那颗钉子在潜伏期,除了传递消息之外一定会是勤勤恳恳努力完成任务的好员工。

  之后林海就去宁府转了一圈。在秦可卿灵前,还忍不住叹息:实在是个可怜人。

  贾珍还是那副悲痛yù绝的模样,尤氏却不曾不见踪影而是尽心cao持——这夫妻俩一个憔悴,一个疲惫,实在一目了然。

  至于贾蓉也没有像原著里那样老婆死了都“没心没肺”,林海看他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悲愤。

  看来这次秦可卿的死因并非被尤氏撞见“爬灰”丑事,而是这一家三口都确认秦可卿是被灭口了。

  原著里秦可卿托梦告别的内容,可是相当有内涵。她应该不止是单纯的有见识,而是对自己的身世多少有些了解,对自己会牵连宁府乃至荣府都有所预料。

  不然何至于建议凤姐儿多准族产和祭田?须知以宁荣两府现在的态势看来,也是渐渐没落,而非败落……好歹有个贵妃撑着呢。